[发明专利]用于回收和再循环酸催化剂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80016931.4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8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S.D.巴尼基;S.N.费林;J.S.卡内尔;R.S.克莱恩;P.B.麦肯兹;A.J.维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士曼化工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03/44 | 分类号: | C07C303/44;C07C315/06;C07C51/4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韦欣华;李炳爱 |
地址: | 美国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回收 再循环 催化剂 方法 | ||
1.一种制备乙醇酸的方法,包括:
(A) 在含有1至5个碳原子的烷基磺酸催化剂的存在下使一氧化碳与水性甲醛反应物接触以制备水性乙醇酸混合物;和
(B) 通过使用包含至少一种叔胺、至少一种羧酸鎓化合物或其组合;至少一种包括脂肪族羧酸、有机磷酸或其组合的改性剂;和至少一种包括二氧化碳、脂肪族烃、卤代烃或其组合的稀释剂的萃取溶剂萃取所述水性乙醇酸混合物以形成包含主要量的在所述水性乙醇酸混合物中含有的乙醇酸的水性萃余相和包含主要量的在所述水性乙醇酸混合物中含有的酸催化剂的有机萃取相来由水性乙醇酸混合物中回收烷基磺酸。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一氧化碳与甲醛的摩尔比为约0.5:1至约100:1,和所述接触在约35至约350巴表压和约160至约220℃的温度下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水性乙醇酸混合物包含约50至约95wt%的乙醇酸和约0.2至约12wt%的烷基磺酸催化剂,各自基于所述水性乙醇酸混合物的总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烷基磺酸催化剂包括甲烷磺酸、甲烷二磺酸、甲烷三磺酸、双(甲基磺酰基)甲烷磺酸、甲基磺酰基甲烷磺酸或它们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烷基磺酸催化剂包括甲烷磺酸、甲烷二磺酸、甲烷三磺酸、双(甲基磺酰基)甲烷磺酸或它们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烷基磺酸催化剂包括甲烷三磺酸。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叔胺包括三(2-乙基己基)胺、三(2-乙基丁基)胺、三辛基胺、三异辛基胺、三异癸基胺、三(十二烷基)胺、十三烷基胺、二辛基癸基胺、二癸基辛基胺或它们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改性剂包括正戊酸、2-甲基丁酸、3-甲基丁酸、己酸、2-乙基丁酸、庚酸、辛酸、2-乙基己酸、正壬酸(pelargonic acid)、壬酸(nonanoic acid)、癸酸、月桂酸、棕榈酸、双(2-乙基己基)磷酸氢酯、全氟辛酸或其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稀释剂包括戊烷、己烷、庚烷、癸烷、甲基环己烷、二氯甲烷、氯苯、二氯苯、1,2-二氯乙烷、苯、甲苯、二甲苯、具有90至325℃之间沸点范围的异链烷烃混合烃,或其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C) 分离水性萃余相和有机萃取相;和
(D) 使用水性甲醛溶液萃取来自步骤(C)的有机萃取相以形成包含主要量的在来自步骤(C)的所述有机萃取相中含有的酸催化剂的水性甲醛萃取物和包含少量在所述有机萃取相中含有的酸催化剂的有机萃余相。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所述水性甲醛溶液包含约35至约85wt%的甲醛,基于所述水性甲醛溶液的总重量;所述水性甲醛萃取物包含约0.5至约10wt%的烷基磺酸催化剂,基于所述水性甲醛萃取物的总重量,且所述水性甲醛溶液与所述有机萃取相的重量比为约0.1:1至约1:1。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所述水性甲醛萃取物被再循环至步骤(A)。
13.一种制备乙醇酸的方法,包括使一氧化碳与包含水性甲醛反应物和甲烷三磺酸的反应混合物接触以制备水性乙醇酸混合物。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一氧化碳与甲醛的摩尔比为约0.5:1至约100:1,所述接触在约35至约350巴表压的压力下和约160至约220℃的温度下进行,且在所述水性乙醇酸混合物中甲烷三磺酸的浓度为约0.2至约12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士曼化工公司,未经伊士曼化工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693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