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改进使用活动通信模式的对等通信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17466.6 | 申请日: | 2013-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5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J·伊利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22 | 分类号: | H04W28/2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赵腾飞;王英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改进 使用 活动 通信 模式 对等 方法 装置 | ||
本文所公开的多个方面涉及实现针对NFC对等通信指定在每个方向上的不同比特率。在一个示例中,目标方NFC设备可以被配置为:接收参数选择请求,该参数选择请求包括:将用于从发起方NFC设备到目标方NFC设备的传输的第一比特率值以及将在另一个方向上使用的第二比特率值;并且基于第一比特率值在第一或第二目标方子状态中运行。在另一个示例中,发起方NFC设备可以被配置为:确定将用于从发起方NFC设备到目标方NFC设备的传输的第一比特率值以及将在另一个方向上使用的第二比特率值,并且在参数选择请求消息中发送第一和第二比特率值。
基于35U.S.C.§119要求优先权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2年4月10日提交的、名称为“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IMPROVING PEER COMMUNICATIONS USING AN ACTIVE COMMUNICATION MODE”的临时申请No.61/622,292的优先权,该临时申请已经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故以引用方式将其明确地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概括地说,所公开的多个方面涉及设备之间和/或设备之内的通信,具体地说,所公开的多个方面涉及用于通过允许使用来自目标方近场通信(NFC)设备和发起方NFC设备,以及从发起方NFC设备到目标方NFC设备的不同的比特率来改进对等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的进步导致了更小并且更强大的个人计算设备。例如,目前存在多种便携式个人计算设备,其包括诸如便携式无线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和寻呼设备的无线计算设备,它们每个都体积小、重量轻、并且能够被用户容易地携带。更具体地说,例如,便携式无线电话还包括在无线网络上传送语音和数据分组的蜂窝电话。许多这样的蜂窝电话具有不断增加的计算能力,因此,正在变的与小型个人计算机和手持PDA无异。此外,这样的设备正在实现使用各种频率和适当的覆盖区域的通信,例如蜂窝通信、无线局域网(WLAN)通信、NFC等
具有NFC能力的设备可以操作在轮询模式和/或监听模式。作为与对等模式通信相关联的设备激活活动过程的一部分,发起方NFC设备可以指定比特率。NFC论坛活动规范(NFC Forum Activity specification)的1.0版本仅包括用于配置要在对等模式中使用的比特率的单个参数。因此,目前还没有办法来配置设备以针对每个方向使用不同的比特率。
因此,可能期望改进的装置和方法,所述改进的装置和方法用于提供机制来实现针对对等通信指定在每个方向上的不同比特率。
发明内容
下面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摘要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本摘要不是所有所设想的方面的详尽概述,并且不旨在标识所有方面的关键或重要元素,也不旨在描述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目的是为了呈现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作为随后呈现的更详细的描述的序言。
结合实现针对对等通信指定在每个方向上的不同比特率描述了多个方面。在一个示例中,目标方NFC设备可以被配置为接收参数选择请求,所述参数选择请求包括:将用于从发起方NFC设备到所述目标方NFC设备的传输的第一比特率值以及将在另一个方向中使用的第二比特率值。所述目标方NFC设备还可以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比特率值在第一或第二目标方子状态中运行。在另一个示例中,发起方NFC设备可以被配置为:确定将用于从发起方NFC设备到目标方NFC设备的传输的第一比特率值以及将在另一个方向上使用的第二比特率值。所述发起方NFC设备还可以被配置为:在参数选择请求消息中向所述目标方NFC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比特率值和所述第二比特率值。
根据多个相关方面,描述了用于实现针对对等通信指定在每个方向上的不同比特率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由目标方NFC设备接收参数选择请求,所述参数选择请求包括:将用于从发起方NFC设备到所述目标方NFC设备的传输的第一比特率值以及用于从所述目标方NFC设备到所述发起方NFC设备的传输的第二比特率值。所述方法可以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一比特率值在第一目标方子状态或第二目标方子状态中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74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