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17953.2 | 申请日: | 2013-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3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多田贵广;加贺美和宏;横田志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活效制药 |
主分类号: | A61K9/14 | 分类号: | A61K9/14;A61K31/445;A61K31/57;A61K31/7048;A61K36/18;A61K47/02;A61K47/10;A61K47/26;A61P29/00;A61P4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音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1267 | 代理人: | 周丽娟 |
地址: | 日本国千叶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化合物 纳米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有机化合物纳米粉体,其特征在于,
至少含有颗粒状的有机化合物和糖类化合物,其中,
所述有机化合物的平均粒径在500nm以下且90%径小于1500nm,
所述糖类化合物由糖类和糖醇类中的至少任意一种构成,并且,按质量比计所述糖类化合物为所述有机化合物的0.3倍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纳米粉体,其特征在于,按质量比计所述糖类化合物为所述有机化合物的0.5倍~30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化合物纳米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纳米粉体还含有生理学上允许的多元醇。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化合物纳米粉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糖类化合物包含甘露糖醇、麦芽糖醇、木糖醇、赤藓糖醇,葡萄糖、果糖、肌醇,乳糖、海藻糖、纤维二糖以及糊精中的一种以上。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化合物纳米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纳米粉体还含有生理学上允许的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化合物纳米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理学上允许的盐为氯化钠。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化合物纳米粉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化合物是从由克拉霉素、盐酸非索非那定、氟甲松龙、类姜黄色素、姜黄素、芸香素、甲芬那酸、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两性霉素B、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联苯乙酸、普仑司特水合物、地塞米松以及非诺贝特构成的群中选择的一种以上。
8.一种悬浮液,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化合物纳米粉体中至少含有的有机化合物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而形成,其中,所述有机化合物不溶或者难溶于所述液体分散介质中。
9.一种有机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混合工序和粉碎工序,
在所述混合工序中,将颗粒状的有机化合物、颗粒状的糖类化合物以及所述有机化合物不溶或者难溶的液体加以混合,其中,所述糖类化合物由糖类和糖醇类中的至少任意一种构成,并且,按质量比计所述糖类化合物为所述有机化合物的0.3倍以上,
所述粉碎工序是在所述混合工序之后实施,在所述粉碎工序中,对所述有机化合物进行湿式粉碎,直到其平均粒径达到500nm以下且90%径小于1500nm为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比计所述糖类化合物为所述有机化合物的0.5倍~30倍。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有机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混合工序中,作为所述有机化合物不溶或者难溶的液体而混合生理学上允许的多元醇。
12.如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碎工序是在搅拌机内搅拌所述混合工序后的混合物的同时对所述有机化合物进行粉碎的工序。
13.如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粉碎工序后实施干燥工序。
14.如权利要求9~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糖类化合物包含甘露糖醇、麦芽糖醇、木糖醇、赤藓糖醇,葡萄糖、果糖、肌醇,乳糖、海藻糖、纤维二糖以及糊精中的一种以上。
15.如权利要求9~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工序中,进而还混合生理学上允许的盐。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有机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理学上允许的盐为氯化钠。
17.如权利要求9~16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化合物是从由克拉霉素、盐酸非索非那定、氟甲松龙、类姜黄色素、姜黄素、芸香素、甲芬那酸、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两性霉素B、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联苯乙酸、普仑司特水合物、地塞米松以及非诺贝特构成的群中选择的一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活效制药,未经株式会社活效制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795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