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粘接用双轴拉伸聚芳硫醚膜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18500.1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4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隆;町田哲也;东大路卓司;吉田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J5/12;C09J7/00;C09J18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马妮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粘接用双轴 拉伸 聚芳硫醚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粘接用双轴拉伸聚芳硫醚膜。
背景技术
聚芳硫醚具有优异的耐热性、阻燃性、刚性、耐化学药品性、电绝缘性及低吸湿性等性质,特别适合用于电气·电子设备、机械部件及汽车部件等中。
近年来,对于以聚苯硫醚(以下,有时简称为PPS。)为代表的聚芳硫醚膜,有效地利用了其电绝缘性、低吸湿性,在电绝缘材料中的应用正在不断推进。但是,聚芳硫醚膜通常具有与金属、其他树脂的粘接性、密合性低、且成型性也低的缺点。
例如,聚苯硫醚机械特性优异(专利文献1)。但是,虽然机械特性优异,但在金属等的粘接性方面并不令人满意。此外,公开了掺混间苯硫醚单元的技术(专利文献2),但其为涉及厚度不均、机械特性、耐热性优异的膜的技术,在金属等的粘接性、成型性方面并不令人满意。此外,公开了双轴拉伸聚芳硫醚膜及双轴拉伸共聚聚芳硫醚膜交替地层合的层合膜的技术(专利文献3),但其为涉及改善作为电机绝缘用相间纸加工时的裂纹的技术,在金属等的粘接性、加热时的成型性方面并不令人满意。此外,公开了对聚芳硫醚树脂进行二阶段热固定的技术(专利文献4),但其为改良断裂伸长率、平面性的技术,在金属等的粘接性、加热时的成型性方面并不令人满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2-2579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3-26042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213109号公报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08/139989号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与金属的粘接性及粘接耐久性、成型性优异的金属粘接用双轴拉伸聚芳硫醚膜。
(1)一种金属粘接用双轴拉伸聚芳硫醚膜,其特征在于,由熔点为260℃以下的聚芳硫醚形成,且结晶度为10%以上、30%以下。
(2)如(1)所述的金属粘接用双轴拉伸聚芳硫醚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的杨氏模量为2.5GPa以上、3.5GPa以下。
(3)如(1)或(2)所述的金属粘接用双轴拉伸聚芳硫醚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芳硫醚为含有5~15摩尔%间苯硫醚单元的聚芳硫醚。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粘接用双轴拉伸聚芳硫醚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的200℃断裂伸长率为150%以上。
(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粘接用双轴拉伸聚芳硫醚膜,其特征在于,聚芳硫醚包含熔点不同的2种以上的PPS。
(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粘接用双轴拉伸聚芳硫醚膜,其特征在于,聚芳硫醚的熔融粘度为200~10000泊。
根据本发明,可以得到与金属的粘接性及粘接耐久性、成型性优异的金属粘接用双轴拉伸聚芳硫醚膜,可以适合用作各种部件的金属密封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本发明的金属粘接用双轴拉伸聚芳硫醚膜中使用的聚芳硫醚而言,熔点为260℃以下是重要的,更优选为2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48℃以下。作为下限没有特别限定,但从有效发挥聚芳硫醚的耐热性方面来看为230℃以上。
本发明中使用的所谓聚芳硫醚树脂是具有-(Ar-S)-的重复单元的共聚物。作为Ar,可以举出由下述式(A)~式(K)等表示的单元等。
(R1、R2为选自氢、烷基、烷氧基、卤素基团的取代基,R1和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聚芳硫醚树脂的重复单元,优选为由上述式(A)表示的结构式,作为它们的代表性例子,可以举出聚苯硫醚、聚苯硫醚砜、聚苯硫醚酮等,作为特别优选的聚芳硫醚,从膜物性和经济性的观点来考虑,可以优选举出聚苯硫醚(PPS)。作为PPS的主要结构单元,优选总重复单元的85摩尔%以上95摩尔%以下的下述结构式表示的对苯硫醚单元。更优选88摩尔%以上、92摩尔%以下。如果所述对苯硫醚单元小于85摩尔%,则有时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降低,另外,有时不能获得必要的结晶度;如果大于95摩尔%,则不能充分地降低聚芳硫醚树脂的熔点,有时不能充分地提高成型性、与金属的粘接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85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赋予了拒油性的透气薄膜
- 下一篇:聚合物、方法和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