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雷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19433.5 | 申请日: | 2013-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1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石田祥之;松岛祯央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古河AS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G01S13/10;G01S13/93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益华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8 | 代理人: | 郭红丽;赵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雷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Radar)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载雷达装置例如被配置于车辆保险杠(Bumper)的背面侧,且能够通过透过此保险杠发送发送波、接收由对象物反射的反射波并解析与发送波的关系,来检测出对象物的位置、方向、距离、速度等。
虽然保险杠由透过电磁波的树脂等部件构成,但是,在脉冲雷达(Pulse Radar)中,存在如下情况:由于天线(Antenna)和保险杠的位置关系,从发送用天线发送的电波在保险杠被反射,反射的电波在雷达被再次反射,被检测出犹如存在多个对象物。
图16是表示现有的雷达装置的形成天线了的基板的平面图。如此图所示,在现有的雷达装置1A的基板10的中央设置GND(地(Ground))铜箔部130,在其右侧排列多个(图16中4个)天线单元(Antenna Unit)111形成发送用天线110。此外,在GND铜箔部130的左侧排列多个(图16中8个)天线单元121形成接收用天线120。
图17是表示将图16所示的基板10收纳于雷达罩20,并放置于车辆的保险杠背面侧的状态的剖视图。在此图的例中,配置为:由具有电波透过性的树脂等形成的雷达罩20,覆盖基板10的形成了天线的面。此外,雷达装置1A被配置于保险杠B的背面侧。
在如此的状态中,从发送用天线110发送的电波的一部分,如虚线所示,在保险杠B被反射、入射到GND铜箔部130且在此处反射、在保险杠B再次被反射,然后入射到接收用天线120。
图18是表示在雷达装置1A中发送接收的信号的图,具体地,表示发送信号、来自保险杠的反射波、以及来自对象物的反射波即接收信号的关系的图。在此图例中,在期间T1,从发送用天线110发送发送信号,在其后的期间T2中来自保险杠B的反射波边衰减边被多次(此例中4次)接收。在其后的期间T3,接收来自对象物(例如,其它车辆)的反射波。
如此,接收来自保险杠B的反射波时,雷达装置1A有时误检测为对象物。此外,在图18的例中,虽然来自保险杠B的反射波和来自对象物的反射波在时间上没有重复,但是,在它们重复的情况下,来自保险杠B的反射波成为噪声,雷达装置1A不能正确地检测对象物。
此外,作为来自保险杠B的反射波成为对象物的检测的妨碍的情况,还考虑如下的情况。例如,存在如下情况:从发送用天线110发送的电波的一部分在保险杠B被反射,入射到GND铜箔部130并在此处被反射了的电波,透过保险杠B在对象物被反射并再次透过保险杠B而入射到接收用天线120;或者,从发送用天线110发送的电波透过保险杠B、在对象物被反射并再次透过保险杠B、入射到GND铜箔部130并在此处被反射了的电波,在保险杠B被反射并入射到接收用天线120。此外,反射波的路径不限于此,也存在复合地发生上述反射的情况。
因此为了解决如此的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技术:通过在保险杠设置凹凸形状,降低保险杠对发送信号给予的影响(专利文献1)。
此外,还存在通过控制发送信号的调制频率使来自保险杠等部件的反射损失最小,来降低保险杠等部件的影响的技术(专利文献2)。
进而,存在在阵列天线单元(Array Antenna Unit)的开口部周围设置反射材料,降低波束(Beam)或者零(Null)点因雷达罩的存在而偏移(Shift)的量的技术(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49678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17162号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109890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因为必须在保险杠的里面形成复杂的形状,所以存在保险杠的制造成本变高的问题。
此外,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中,因为调整发送频率,所以存在不能适用于具有固定发送频率的雷达的问题。
此外,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技术中,存在不能减轻在阵列天线开口部的反射的影响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雷达装置,其能够降低固定地配置于传送路径上的保险杠等构造体对发送信号或者接收信号给予的影响。
解决问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古河AS株式会社,未经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古河AS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94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