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外线圈的电磁促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20066.0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6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V.博伊特伊克斯;E.德兹利;P.弗里奇;J-M.沃伊尔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格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5/02 | 分类号: | H01F5/02;H01F41/08;H01H7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葛青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外线 电磁 促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差动继电器类型的电磁促动器,且涉及促动器本身以及用于组装这种装置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促动器是高度敏感的装置,在独立于电压方面进行考虑时其具体用在差动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本文中,用在工业或服务领域的促动器或差动继电器具有不同类型,以便能满足当前标准(类型A、AC、G、S等的差动器产品)。然而,它们的几何结构相同,即构成它们的部件相同,例外的是线圈,对每一种如上所述的继电器类型其匝数和导线部分被调节。实际上,存在满足不同实际需要的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继电器。
这类电磁促动器实际上通常包括:
-固定磁性电枢,其通常为U形,其两个腿部的端部构成两个共面的极曲面;
-从磁性材料制造的叶片,其能在分别相距一距离的两个位置之间枢转,即允许空气隙保持与电枢在一起,且在触发器触发位置与所述极曲面接触,由此使得通过所述电枢和所述叶片形成的磁性回路闭合,叶片的旋转点布置为紧邻电枢的其中一个腿部的端部;
-磁性回路的永久极化磁体,定位在电枢腿部之间且形成叶片朝向极曲面的永久磁性吸引力,该磁性力抵抗弹簧的回复力施加;
-感应线圈,围绕磁性回路,例如连接到要被控制的回路,以便改变磁性力和弹簧回复力之间的初始平衡。
组成并实际上使得可以改变继电器的阻抗的是线圈,如果线圈在匝数和导线部分方面不同则因此使得一类继电器与另一类继电器不同,能够从具有低阻抗的继电器的1Ω的量级到大约40Ω的更常规的值(在大部分致动尺寸(activation caliber)和敏感性下选择),且能高达例如2000Ω。
公知的工作原理如下:例如在通过差动器装置保护的线路中发生差动器顺序事件时,在线圈的导线中产生感应电流,这种情况下通过线圈在磁性回路中形成的流动与通过永磁体产生的流动组合。通过磁体诱导的流动与通过在线圈中出现的电流形成的流动组合打破初始机械平衡且使得叶片枢转,叶片被吸引以接触电枢的端部极曲面。叶片的运动使得机械构件运动,例如杆能解锁差动器产品的位于电磁促动器附近的锁,从而所述杆可作用在致动器上。
线圈是不同类型继电器之间唯一的差别,由此其构成在继电器组装期间需要被选择的部件。在工业组装链中,在大多数情况下用于组装线圈的步骤在早期进行,即在组装期间针对产品从不同可用线圈清单中选择的线圈在第一阶段安装。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则需要制造不同类型的继电器以便使得它们总是满足库存需要。这在制造或存放方面是不明智的,这种操作所涉及许多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该问题,且同时简化所述继电器的工业化过程,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能实现除了线圈以外的整个促动器的统一化制造,线圈是按照需求以适时制的方式在产品组装结束时添加。
换句话说,根据本发明的电磁促动器,其实质上包括用固定磁性电枢和叶片构成的磁性回路,所述叶片抵抗弹簧而运动且能使得机械促动构件运动;和包括感应线圈,其定位在电枢分支部周围,其组件被插入到壳体,机械构件从壳体突出,其特征在于壳体包括位于磁性回路内部的孔,其中一旦壳体闭合则线圈被缠绕。
通过壳体内部面界定的孔定位在所述壳体的至少一个外侧附近,线圈随后围绕壳体的分支部缠绕,该分支部包括磁性电枢的一部分且将孔与壳体的近端外侧分开。
孔实际上完全通过壳体界定,所述壳体完全闭合,具有在孔周边上的内部面。
根据一个可行构造,该孔可以是U形的,其形成在壳体的外侧,且一杆闩置在所述侧附近于该孔,所述杆形成在壳体中且围绕磁性电枢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壳体的形成杆的部分比壳体其余部分更薄,且相对于所述壳体的邻近的外侧靠后,且其用于缠绕绕组的非常常态(natural)的基部。
根据一种可行结构,线圈可无论如何缠绕在支撑件上,所述支撑件包括柱形套筒和至少两个端部凸缘,该套筒围绕杆。
为了能将线圈定位在杆上,线圈支撑件可用两个部件制造,所述两个部件可沿平行于套筒轴线的方向组装。它们在杆已经置于两个一半的套筒之间之后彼此紧固。
替换地,线圈支撑件可制造为柔性弹性材料的单个部件,其设置有形成在凸缘和套筒中的径向缝隙。在这种情况下,缝隙弹性地变宽以让杆通过,材料的弹性接下来使得缝隙闭合且捕获杆。
为了对用于缠绕线圈的线圈支撑件赋予旋转,至少一个凸缘的周边可带有齿。所述支撑件则可通过有齿的外驱动轮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格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黑格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00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