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调整反射涂层的性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20518.5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60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D.蔡;G.R.艾伦;A.I.乔扈里;J.金尼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照明解决方案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6/00 | 分类号: | C23C26/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周李军,林森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调整 反射 涂层 性质 方法 | ||
1.一种用于在基底上形成反射涂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前体材料涂覆到所述基底上,其中所述前体材料包括可交联粘合剂树脂、交联剂和颜料;
在第一固化能量级下软固化所述前体材料第一固化持续时间;以及之后,
在第二固化能量级下硬固化所述前体材料第二固化持续时间,以形成所述反射涂层,其中所述第二固化能量级的能量大于所述第一固化能量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固化能量级下的软固化通过加热到第一固化温度来实现,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二固化能量级下的硬固化通过加热到第二固化温度来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固化温度为75℃到100℃,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固化温度比所述第一固化温度高至少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固化温度低于所述前体材料中的所述可交联粘合剂树脂的软化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固化温度低于所述前体材料中的所述可交联粘合剂树脂的软化点5℃或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固化持续时间为10分钟或以上,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固化持续时间为10分钟或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固化温度为100℃到1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可交联粘合剂树脂包括含有反应性羧基、反应性羟基的单体、聚合物,或者它们的混合物,并且其中所述可交联粘合剂树脂与所述交联剂相互作用,以形成三维交联聚合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所述聚合物为低聚物或共聚物。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交联剂包括多官能氮丙啶、环氧树脂、碳化二亚胺、恶唑啉官能聚合物、蜜胺-甲醛、尿素甲醛、胺-表氯醇、多官能异氰酸盐或者它们的组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颜料包括无机颗粒。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在第三固化能量级下进一步固化所述前体材料第三持续时间,其中所述第三固化能量级高于所述第二固化能量级。
13.一种照明设备,所述照明设备包括:
玻璃板;
可选地,所述玻璃板上的底漆涂层;以及
形成于玻璃板上的反射涂层,以便任何底漆涂层位于所述反射涂层与所述玻璃板之间,其中所述反射涂层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形成。
14.一种用于在塑料基底的表面上形成反射涂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塑料基底的所述表面加热到沉积温度;
在所述沉积温度下将聚合树脂涂覆到所述塑料基底的所述表面上,其中所述聚合树脂包括可交联粉末、交联剂和颜料,并且其中所述沉积温度比所述可交联粉末的熔点高10℃或以上;以及
交联所述可交联粉末和交联剂,以在所述塑料基底的所述表面上形成所述反射涂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聚合树脂直接涂覆到所述塑料基底的所述表面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可交联粉末的熔点低于100℃。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可交联粉末的熔点为60℃到90℃。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塑料基底的所述表面的所述沉积温度高于100℃并且低于所述基底的熔点。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塑料基底的所述表面的所述沉积温度为100℃到150℃。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聚合树脂喷涂到所述塑料基底的所述表面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射涂层的涂层厚度为100μm到200μm。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可交联粉末包括聚酯材料、(甲基)丙烯酸类材料、环氧材料或者它们的混合物。
2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射涂层在可见光谱内反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照明解决方案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电气照明解决方案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051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纤维束以及碳纤维束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