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轮增压器的轴承套的制造方法以及涡轮增压器的轴承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22191.5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1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神原觉;牧敬次郎;村冈健二;大竹康广;铃木拓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C9/24 | 分类号: | B22C9/24;B22C9/02;B22C9/10;F01D25/24;F02B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增压 轴承 制造 方法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使用溃散型芯进行铸造而在内部形成用于使冷却液流通的冷却通路的涡轮增压器的轴承套的制造方法以及涡轮增压器的轴承套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在内部形成有用于使冷却液流通的冷却通路的涡轮增压器的轴承套。例如,如在日本特开9-310620号公报上所记载。
日本特开9-310620号公报上所记载的涡轮增压器的轴承套是通过铸造来制造的。并且,在日本特开9-310620号公报上所记载的涡轮增压器的轴承套的内部,以围绕能够将轴支承为能够转动的轴承部的周围的方式形成有用于使冷却液流通的冷却通路。
在这样的以往的涡轮增压器的轴承套中,由于冷却通路的形状比较复杂,因此通常使用由铸砂和树脂粘合剂所形成的溃散型芯,在制造该轴承套的时候同时形成该冷却通路。
使用图9和图10对这样的以往的涡轮增压器的轴承套的制造方法中的问题点和其解决方法具体地进行说明。
以往的涡轮增压器的轴承套是通过铸造来制造的。如图9(a)所示,在用于该铸造的铸模160中形成有与所期望的铸件(即,涡轮增压器的轴承套)大致相同形状的中空部分即铸件主体部162。
并且,在铸件主体部162内配置有用于在轴承套的内部形成冷却通路的溃散型芯150。溃散型芯150具备:循环形成部151,其形成为围绕将涡轮增压器的轴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部的周围的形状;端部形成部152,其连接在循环形成部151的上端部附近,从该循环形成部151延伸设置到上方(铸件主体部162的上部);以及固定部154,其连接在端部形成部152的上端,被嵌入到铸模160(铸件主体部162的上部)来固定,由此将端部形成部152和循环形成部151保持在规定的位置上。溃散型芯150中,的循环形成部151和端部形成部152是与形成于轴承套的内部的冷却通路对应的部分。
在配置了这样构成的溃散型芯150的铸模160的铸件主体部162内,以下情况在某方面具有缺点:当经由内浇道164供给熔融金属70(浇铸)时,如图9(b)所示,在溃散型芯150的循环形成部151浸入到熔融金属70内达到某种程度的时刻,由于施加给该循环形成部151的浮力而对溃散型芯150的端部形成部152施加有力矩,该端部形成部152破损(折损),无法制造轴承套。
并且,作为解决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法,如图10所示,有在溃散型芯150上设置辅助固定部155的方法。辅助固定部155连接在循环形成部151的下端部附近,从该循环形成部151延伸设置到下方(铸件主体部162的底部)。该辅助固定部155的下端部被嵌入到铸模160(铸件主体部162的底部)来固定。
通过这样在溃散型芯150上设置辅助固定部155,溃散型芯150的支承方法是从两个方向支承循环形成部151(即,由端部形成部152从上方支承,由辅助固定部155从下方支承)的、所谓的两端支承。通过这样构成,即使对循环形成部151施加有浮力,由于该循环形成部151不仅被端部形成部152也被辅助固定部155支承,因此能够防止溃散型芯150破损。
但是,在通过使用如图10所示的铸模160和溃散型芯150的制造方法(铸造方法)而得到的轴承套上,除了冷却通路的端部的孔(即,由端部形成部152形成的孔)之外还形成了不需要的孔(即,由辅助固定部155形成的孔)。因此,具有以下缺点:为了堵塞该不需要的孔,需要插入塞子等措施。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如上情况而完成的,其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的轴承套的制造方法以及涡轮增压器的轴承套,其中,该涡轮增压器的轴承套的制造方法能够防止浇铸熔融金属时溃散型芯的破损,并且能够防止在轴承套上形成不需要的孔。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接着对用于解决该课题的手段进行说明。
即,本发明的涡轮增压器的轴承套的制造方法是通过使用溃散型芯进行铸造而在该轴承套的内部形成用于使冷却液流通的冷却通路的涡轮增压器的轴承套的制造方法,所述溃散型芯具有:端部形成部,其与所述冷却通路的端部对应,并且形成为具有大致椭圆形截面;以及固定部,其对所述端部形成部进行保持,并且被嵌入于铸模而被固定于该铸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21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有镁、硅、锰、铁和铜的改良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智能环保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