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灭菌水生成装置及灭菌洗涤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80023352.2 申请日: 2013-04-23
公开(公告)号: CN104271513A 公开(公告)日: 2015-01-07
发明(设计)人: 菅野稔 申请(专利权)人: 菅野稔
主分类号: C02F1/46 分类号: C02F1/46;A01N59/00;A01N59/08;A01P3/00;A23L1/325;A23L3/3454;A23L3/358;C02F1/50;C02F1/72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谢顺星;张晶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灭菌 水生 装置 洗涤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菌水生成装置及灭菌洗涤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通过将稀薄的食盐水等进行电解而在阳极侧生成的强酸性电解水显现出强力的灭菌作用,因此在各个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作为强酸性电解水具有灭菌能力的原因,可列举为pH2.7以下的低pH、+1100mV以上的高ORP这样的强酸性电解水的特性值脱离了微生物的ORP+900~-400mV、pH3~10的生长发育范围(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然而,根据后续的研究,其是由电解时产生的以次氯酸为主体的有效氯的氧化力所造成的,这种说法目前被认为最有说服力(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2或3)。

有人认为,强酸性电解水的灭菌作用与由电极产生的自由基种类无关(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4)。即,自由基具有不成对电子,因此一般富有反应性,不稳定且寿命短。羟基自由基是反应性特别高并且寿命特别短的自由基,常常被人们认为是酸性电解水的作用因子,但是通过电子自旋共振(ESR)自旋捕捉法进行解析而没有检测出羟基自由基的信号(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5或6)、以及即使在生成后长时间保存的酸性电解水中也保持了高的灭菌活性,因此可认为羟基自由基不构成酸性电解水的灭菌基础(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7)。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Becking,L.G.M.B.,Kaplan,I.R.,Moore,D.,“Limits of the naturalenvironment in terms of pH and 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s”,J.Geolog.,1960,68,p.243-284

非专利文献2:堀田国元、《功能水的利用强酸性电解水的灭菌机理和应用》,食品与开发、1998年,33、p.5-7

非专利文献3:岩泽笃郎、中村良子、《酸性电解水与拟似的酸性水的灭菌效果的比较研究》,感染症学杂志、1996年,70、p.915-922

非专利文献4:土屋桂、堀田国元、“酸性电解水的化学A critical review on the chemical bactericidal factors of the acidicelectrolyzed water”,拓殖大学理工学研究报告、2004年,9、p.21-30

非专利文献5:米盛重明、等,《强酸性电解生成水溶液中的羟基自由基的基于电子自旋共振法的解析》,日本化学会会刊、1997年,7、p.497-501

非专利文献6:铃木弘子、等,《氧化电位水中所含的活性氧》,日本齿科保存学杂志、1998年,41、p.975-982

非专利文献7:土屋桂、堀田国元、《作为酸性电解水的灭菌基础的化学性原因的分析》,功能水研究、2004年,2、p.75-80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由于次氯酸钠为碱性,因而损伤粘膜,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与此相比,强酸性电解水对人对环境都安全,因而期待着其作为灭菌洗涤剂的进一步应用,期望开发出进一步提高强酸性电解水的灭菌力和/或洗涤效果的技术。

本发明着眼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酸性电解水的灭菌力和/或洗涤效果的灭菌水生成装置以及灭菌洗涤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灭菌水生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有:电解装置,该电解装置将含有氯化物的电解质水溶液进行电解,生成酸性电解水;酸性水用容器,该酸性水用容器可贮存由上述电解装置生成的酸性电解水地与上述电解装置连接;氯气循环装置,该氯气循环装置设置为回收上述酸性水用容器内的酸性电解水产生的氯气、利用鼓泡将该回收到的氯气供给于上述酸性水用容器内的酸性电解水。

本发明的灭菌洗涤方法的特征在于,利用电解装置电解含有氯化物的电解质水溶液生成酸性电解水,回收由所生成的上述酸性电解水产生的氯气,利用鼓泡将该回收到的氯气供给于上述酸性电解水生成灭菌水,利用该灭菌水洗涤目标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菅野稔,未经菅野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33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