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纺布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26230.9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4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凑崎真行;种市祥一;衣笠由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花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4H11/08 | 分类号: | D04H11/08;D04H3/14;D06C11/00;A61F13/511;A61F13/49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蒋亭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纺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长纤维的无纺布。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中,出于断裂强度高且加工适合性优异、而且经济的理由,大多使用的是纺粘型无纺布、低单位面积重量的无纺布(热风无纺布、热轧无纺布)。但是,纺粘型无纺布等从其制造法方面考虑,总体来说松软感等不足,难以提高肌肤触感。
本申请人之前提出过一种无纺布,其具备长纤维的一部分断裂,仅有一端部利用热熔接部被固定,而另一端部侧的自由端部变粗的纤维(参照专利文献1)。根据专利文献1所述的无纺布,尽管断裂强度高,但总体来说仍具有松软感,缓冲性提高,肌肤触感提高。
作为与之不同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具备下述透液性表面片的吸收性物品,所述透液性表面片是不改变透液性表面片的构成纤维的密度,而向表面片的背面侧涂布表面活性剂,从而对背面侧赋予了比表面侧高的亲水度的透液性表面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924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876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在将专利文献1所述的无纺布用于例如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的表面片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关于使该表面片所吸收的体液迅速转移至吸收体侧的观点、被吸收体一度吸收的体液不易通过该表面片而回流的观点的记载。需要说明的是,使所吸收的体液迅速转移至吸收体侧的透液性的提高、与使一度被吸收的体液不易回流的液体不易回流性处于权衡的关系,难以兼顾。这样,更加需要兼顾液体的透液性的提高与液体的不易回流性。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没有任何关于纤维起毛的记载,专利文献2所述的透液性表面片是整体的缓冲性差的片材。另外,对于专利文献2所述的透液性表面片而言,并非物理性地改变构成纤维的密度,而只是仅仅涂布了表面活性剂,因此难以提高将体液转移至吸收体侧的透液性。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缓冲性提高、液体的透液性提高、并且使液体不易回流的无纺布。
本发明涉及具备利用热熔接部将长纤维固定而得的纤维聚集体的亲水性无纺布。对于所述无纺布而言,所述长纤维的一部分断裂,一端部利用所述热熔接部被固定,另一端部成为自由端部而从所述纤维聚集体离开并立起,所述无纺布具备具有该自由端部的纤维。具有所述自由端部的纤维的亲水度比构成所述纤维聚集体的纤维的亲水度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无纺布所具有的自由端部变粗的纤维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测定图1所示的无纺布的顶端纤维径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测定图1所示的无纺布的起毛的纤维的根数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用于本发明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的适宜的制造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制造装置所具备的局部拉伸加工部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局部拉伸加工部的重要部位放大剖面图。
图8是表示图5所示的制造装置所具备的起毛加工部的示意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无纺布的使用方式的例子的图,其是表示将内裤型一次性尿布展开而使其伸长的状态的展开俯视图。
图10是图9的I-I线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其优选实施方式,边参照图1~图4,边说明本发明的无纺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花王株式会社,未经花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62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背部按键的平板设备
- 下一篇:快速鼻韵母手机汉字输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