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戊二烯合酶和其编码基因以及用于产生异戊二烯单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28453.9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1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林泰行;原田美奈子;高冈纱彩;福岛靖王;横山敬一;西尾阳介;田岛义教;三原洋子;中田国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味之素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N15/09 | 分类号: | C12N15/09;C08F36/08;C12N1/21;C12N9/88;C12P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文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苷酸序列 多核苷酸 异戊二烯 异戊二烯单体 合酶活性 蛋白质 核苷酸残基 编码基因 产生系统 严格条件 类似物 同一性 合酶 杂交 | ||
1.多核苷酸,其是(i)以SEQ ID NO:1代表的核苷酸序列,或(ii)由以SEQ ID NO:1代表的核苷酸序列中的第133位至第1785位的核苷酸残基组成的核苷酸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核苷酸,其中所述多核苷酸来源于黧豆(Mucun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核苷酸,其中所述多核苷酸由(i)以SEQ ID NO:1代表的核苷酸序列组成。
4.蛋白质,其是(i’)以SEQ ID NO:2代表的全长氨基酸序列,或(ii’)由以SEQ ID NO:2代表的氨基酸序列中的第45位至第594位的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氨基酸序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蛋白质,其中所述蛋白质由(i’)以SEQ ID NO:2代表的全长氨基酸序列组成。
6.表达载体,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核苷酸。
7.转化体,所述转化体通过将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达载体导入宿主中而制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化体,其中所述宿主具有经由甲基赤藓醇磷酸盐途径合成二甲基丙烯基二磷酸盐的能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化体,其中所述宿主是大肠杆菌。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化体,其中所述转化体具有经由两个途径,即甲羟戊酸途径和甲基赤藓醇磷酸盐途径合成二甲基丙烯基二磷酸盐的能力。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化体,其中所述宿主是属于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泛菌属(Pantoe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或酵母菌属(Saccharomyces)的微生物。
12.产生蛋白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利用根据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化体形成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蛋白质。
13.产生异戊二烯单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蛋白质的存在下从二甲基丙烯基二磷酸盐形成所述异戊二烯单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异戊二烯单体通过培养根据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化体来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二甲基丙烯基二磷酸盐通过培养所述转化体而由培养基中的碳源来供给。
16.产生异戊二烯聚合物的方法,包括(I)和(II):
(I)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形成异戊二烯单体;和
(II)使所述异戊二烯单体聚合以形成所述异戊二烯聚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味之素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味之素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845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承滚子链
- 下一篇:基于柔性电纺织材料的连续呼吸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