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带和用于制造表面抛光的金属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28467.0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4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D·巴德尔;R·舒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德福钢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02 | 分类号: | B21B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俄旨淳 |
地址: | 奥地利*** | 国省代码: | 奥地利;A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用于 制造 表面 抛光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带,尤其是不锈钢带,所述金属带限定一个外表面和一个内表面,其中,在其中至少一个表面上,特别是基于DINEN 10247-2007年7月确定多个测量面,用于确定非金属的夹杂物的成分,这里在200:1的放大下分别对所有测量面进行完整的扫描。
背景技术
已知各种不同的在材料特性和表面质量方面具有优良品质的金属带,这些金属带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但这些金属带不再能满足目前的高要求。
由KR 10-2009-0110082已知在金属带上建立较宽的流延薄膜的方法。这里为了加宽金属带上的流延(Abguss)表面设定,支承带的侧面边缘上焊接附加的纵向条,以便能够增大所要制造的薄膜材料的宽度。由此尽管可以实现较大的流延宽度,但这里不是在所有应用场合都能实现足够好的流延结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纯度的并与此相关地具有非常高的表面质量的金属带以及一种用于制造表面抛光的金属带的方法。
所述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实现。
通过权利要求1得到的优点在于,能以较少的夹杂物数量实现具有接近连续的并且统一的、金属表面的金属带的高的表面质量,所述表面最佳地适于金属带用作用于流延薄膜材料的支承带(工艺带)的应用。在本申请中,“支承带”和“工艺带”作为同义词使用,因为所述带不仅支承膜或薄膜而且膜或薄膜还在所述带上经过工艺处理,这种处理工艺得到带的影响或辅助。这样,所述带特别是可以从下侧加热并由此用于向膜或薄膜传递热量。
但此外,由此还可以在下面的抛光过程中实现明显更好的表面质量,因为非金属夹杂物的尺寸和数量降低到了合理的最小值并由此几乎可以避免出现表面缺陷。由此实现了无干扰地将金属表面反映到待制造的薄膜材料上。这里主要可以制造聚合物膜,所述聚合物膜以后可以作为光学膜使用或者在LCD屏幕中使用。通过金属带的这种高纯度和无干扰的表面质量可以与金属带作为待制造的薄膜材料的支座或支承的用途相结合在制造中进一步明显改进所述薄膜材料的质量。由此夹杂物的由金属带表面传递到薄膜材料上的映象(Abbilder)可以保持非常小,从而由此能够制造高质量的产品。
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实施形式也是有利的,因为由此面积或体积较大的夹杂物的数量也可以保持非常小并且因此金属带的表面在其总体上仅具有数量很少的干扰性表面。由此,在抛光过程中也几乎可以避免由于断裂脱落的夹杂物导致的损坏,因为所述夹杂物在面积或体积上看仅构成金属带的表面的很小的份额。
通过根据权利要求4的构成方案,由于目前辊轧技术上能制造的板材条的最大宽度,这里生产宽度可以通过侧向拼装用于制造薄膜材料的边缘条来扩大。
根据按权利要求5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实现了,由此在中间带部段和侧向带部段之间的对接区域或连接区域中存在待连接的两个条带的几乎相同的壁厚。由此可以完成更好的焊缝预备处理,其中,在对待连接的条带相互对齐时需要付出较少的劳动。由此可以实现中间带部段和侧向带部段之间的更为平面式的过渡部并且由此避免了形成台阶部。
根据权利要求6的改进方案也是有利的,因为这样能够进一步扩大可供使用的生产宽度。
在根据权利要求7的实施形式中有利的是,用于待制造的薄膜材料的过宽度可以简单地与不同的使用条件相适配。由此在连接缝上延伸的侧向带部段的宽度可以与相应的制造方法相适配。
通过根据权利要求8的改进方案实现了,这样在金属带的整个宽度上能够连续地提供统一的材料质量。由此,在制造初级产品或预制材料时允许的公差在材料质量中不会相互结合。由此,对于金属带用作底座材料或支承材料的待制造的产品提供了连续统一和一致的材料质量,以用于支承。
通过根据权利要求9的构成方案,考虑到待制造的产品,可以使用于形成金属带的相应材料精确地与所述产品相匹配。这特别适用于在抛光方法中要实现的表面质量。
根据权利要求10的构成方案也是有利的,因为这样,由于带材料高纯度的材料能够实现高质量的、光滑的表面,用于制造高质量的扁平薄膜。
根据如权利要求11中记载的构成方案,由此可以在制造方法期间实现金属带更为精确的构成,因为金属带在循环的加工方法中就已经被一直加工到最终的完成状态。由此,不仅实现了外棱边精确的平行分布,而且实现了更为均匀的带厚。但由此还可以与高纯度的材料相结合附加地改进表面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德福钢带有限公司,未经百德福钢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84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的疾病诊断辅助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车载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