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头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29389.6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93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北村和正;细川博史;长江智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8B3/26 | 分类号: | B28B3/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李晓 |
地址: | 日本国爱知县名***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窝 结构 成形 用模头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头,包含:形成有用于导入成形原料的内孔的第2板状部,和碳化钨基硬质合金制的第1板状部,
所述第1板状部形成有与所述内孔连通的孔部的同时,形成有与所述孔部连通的狭缝,
所述第2板状部由选自铁、钢材、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及镍合金构成的群的至少一种所形成,
所述第1板状部,由配设在所述第2板状部一侧的第1层、和配设在所述第1层上的第2层构成,
所述孔部在所述第1层的两面开孔形成,
所述狭缝在所述第2层的两面开孔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头,其中,所述第1层的厚度为0.1~9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头,其中,所述第2层的厚度为0.5~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头,其中,所述孔部的直径与所述内孔的直径的大小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头,其中,所述孔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内孔的直径,所述孔部的直径是所述内孔的直径的1.01~1.50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头,其中,所述内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孔部的直径,所述内孔的直径是所述孔部的直径的1.01~1.50倍。
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头,其中,构成所述第1层的碳化钨基硬质合金与构成所述第2层的碳化钨基硬质合金的种类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头,其中,所述第1层由维氏硬度为300~2000HV、杨氏模量为200~600GPa的碳化钨基硬质合金构成,
所述第2层由维氏硬度为500~3000HV、杨氏模量为400~700GPa的碳化钨基硬质合金构成,
所述第2层的维氏硬度及杨氏模量大于所述第1层的维氏硬度及杨氏模量。
9.根据权利要求1~8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头,其中,在垂直于所述第1板状部表面的截面中,所述孔部的前端部分,即孔部底部的形状为平坦的形状、平坦形状中角部切为直线状的形状,或者向外侧凸起的曲线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9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头,其中,该模头具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沿着所述第1板状部的所述第1接合面一侧的所述狭缝的端部形成,同时,与所述狭缝连通,空间宽度大于所述狭缝的宽度。
11.一种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头的制造方法,接合第2板状部件和第1板状部件,制造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头,
第2板状部件由选自铁、钢材、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及镍合金构成的群的至少一种所形成,同时形成有用于导入成形原料的内孔,
第1板状部件由碳化钨基硬质合金构成的第1层及配设在所述第1层上的碳化钨基硬质合金构成的第2层构成,在所述第1层形成有两面开孔的孔部,在所述第2层形成有两面开孔的狭缝。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头的制造方法,其中,在维氏硬度300~2000HV、杨氏模量200~600GPa的碳化钨基硬质合金制的板上,形成成为所述孔部的多个孔部形成用贯通孔,制作第1硬质合金板,
将维氏硬度500~3000HV、杨氏模量400~700GPa的碳化钨基硬质合金制的第2硬质合金板与所述第1硬质合金板接合,制作所述第1板状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头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1层为维氏硬度300~2000HV、杨氏模量200~600GPa的碳化钨基硬质合金制,所述第2层为维氏硬度500~3000HV、杨氏模量400~700GPa的碳化钨基硬质合金制,所述第2层的维氏硬度及杨氏模量大于所述第1层的维氏硬度及杨氏模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碍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碍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938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输送预制坯件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骨修复促进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