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式流量计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1687.9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4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德安升;半泽惠二;森野毅;土井良介;上之段晓;田代忍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F1/684 | 分类号: | G01F1/684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式流量计。
背景技术
在将热式流量计测量的被测量气体的流量用于控制的情况中,在上述控制中配合上述被测量气体的温度来使用的情况较多。因此,上述热式流量计经常使用除被测量气体的流量之外还可测量被测量气体的温度的热式流量计。例如在日本特开2006-317296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这种热式流量计的一个例子。
除被测量气体的流量之外还可测量被测量气体的温度的、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热式流量计由于测量元件暴露在外面,在包括安装热式流量计的作业的各种作业中存在损伤测量元件的可能,存在可操作性的问题。
已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172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期望防止热式流量计配备的测量元件的损伤的结构。作为这种结构,例如可以考虑将测量元件配置在盖的内部。这样提高了可操作性。但是,热式流量计的本来的目的为能够以适合控制的精度进行测量。对于热式流量计测量的被测量气体的流量或被测量气体的温度,期望以高精度进行测量。仅考虑可操作性无法获得期望的测量精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测高量精度来测量被测量气体的温度并且可操作性良好的热式流量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热式流量计配备:用于导入流过主通路的被测量气体的一部分并使其流过的副通路,通过与流过上述副通路的被测量气体之间进行热传递来测量流量并测量流过上述主通路的上述被测量气体的温度的电路封装体,支承上述电路封装体的壳体,和覆盖上述壳体的盖,其中,上述电路封装体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具有用于检测上述被测量气体的温度的温度检测元件,通过在上述突出部的侧部配置覆盖上述壳体的上述盖,在上述突出部的前端侧形成导入上述被测量气体的入口,上述盖设有用于将从上述入口导入并沿着上述突出部流动的上述被测量气体排出到主通路的开口。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以测高量精度来测量被测量气体的温度并且可操作性良好的热式流量计。
附图说明
图1是在内燃机控制系统中使用本发明的热式流量计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图。
图2是表示热式流量计的外观的图,图2(A)为左侧视图,图2(B)为主视图(正面图)。
图3是表示热式流量计的外观的图,图3(A)为右侧视图,图3(B)为后视图(背面图)。
图4是表示热式流量计的外观的图,图4(A)为俯视图(平面图),图4(B)为仰视图(底面图)。
图5是表示热式流量计的壳体的图,图5(A)为壳体的左侧视图,图5(B)为壳体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热式流量计的壳体的图,图6(A)为壳体的右侧视图,图6(B)为壳体的后视图。
图7是表示配置在副通路槽的内部的流路面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图。
图8是表示正面罩的外观的图,图8(A)为左侧视图,图8(B)为主视图,图8(C)为俯视图。
图9是表示背面罩304的外观的图,图9(A)为左侧视图,图9(B)为主视图,图9(C)为俯视图。
图10是端子连接部的部分放大图。
图11是电路封装体的外观图,图11(A)为左侧视图,图11(B)为主视图,图11(C)为后视图。
图12是表示将电路部件安装在电路封装体的引线框后的状态的图。
图13是说明隔膜及连接隔膜内部的空隙与开口连接的连通路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第一树脂模塑工序后的电路封装体的状态的图。
图15是表示图11所示的电路封装体的其它实施例的图,图15(A)为电路封装体的主视图,图15(B)为电路封装体的后视图。
图16是表示电路封装体的生产工序的图。
图17是表示热式流量计的生产工序的图。
图18是表示热式流量计的生产工序的其它实施例的图。
图19是表示热式流量计的流量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20是说明流量检测电路的流量检测部的说明图。
图21是热式流量计的其它实施例,图21(A)为左侧视图,图21(B)为主视图。
图22是表示另一实施例的部分放大图。
图23是表示另一实施例的部分放大图。
图24是表示另一实施例的图,图24(A)为主视图,图24(B)为部分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16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