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形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3017.0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5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池田伸吾;山中章弘;原田侑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机械金属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D17/20 | 分类号: | B22D17/20;B22D17/32;B29C45/53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熔融金属等成形材料向模具内进行注射填充来制造成形体的压铸机等成形机。
背景技术
在以往使用的作为成形机的压铸机中,将在熔化炉中熔融的金属材料按照每一注料量以铸桶进行计量并汲取,将汲取的熔融金属向注射套筒的供液口供给,通过设置成在注射套筒内能够进退的注射柱塞的前进动作而向模具的型腔内注射填充熔融金属,进行铸造成形体的成形。
已知有在向模具的型腔内注射熔融金属的压铸机的注射工序中,在该注射工序即将结束之前进行增压工序的设备,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进行利用柱塞使型腔内的成形材料的压力上升的增压工序的压铸机等成形机。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246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公开的现有技术将进行增压工序的驱动源设为液压,对于适用电动驱动源作为进行增压工序的驱动源的情况没有任何公开或启示。即,作为进行增压工序的驱动源,不是适用电动驱动源或适用液压驱动源这样的具有更换结构的情况,因此极难根据使用者的希望、所制造的成形体的种类等切换增压工序的驱动源,因此存在不方便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构成为成形机的进行增压工序的装置根据制造的成形体的种类等,能够容易地更换为利用电动驱动源进行动作的电动增压单元、或利用液压驱动源进行动作的液压增压单元,由此能够实现通用性优异且低成本化的成形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成形机的发明具备供给熔融金属的筒状的注射套筒和在该注射套筒内进退的注射柱塞,通过所述注射柱塞的前进而将成形材料向闭模后的模具的型腔内注射填充,所述成形机的特征在于,所述成形机具备使所述注射柱塞前进的注射活塞和将该注射活塞以进退自如的方式收容的注射歧管,以可更换的方式构成,能够将使注射填充到所述模具的型腔内的成形材料的压力进一步增压的液压增压单元或电动增压单元安装于增压单元安装面,所述增压单元安装面设置在该注射歧管的一方的面上。。
本成形机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使用设置于所述增压单元安装面的安装单元将所述液压增压单元安装于所述增压单元安装面。
本成形机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使用设置于所述增压单元安装面的安装单元将所述电动增压单元安装于所述增压单元安装面。
本成形机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单元是形成在所述增压单元安装面上的螺纹孔。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按照使用成形机的使用者的希望,作为使注射填充到模具的型腔内的熔融金属增压的驱动源,可以将液压增压单元或电动增压单元中的任一个选择性地安装使用。即,根据成形的成形体的形状、尺寸等各种条件,能够适用液压增压单元或电动增压单元,因此例如在制造比较大型的成形体时,通过安装液压增压单元,能够得到优质的成形体。另一方面,在必须进行多级的增压时,在液压控制中难以进行细微的增压控制,因此通过使用以电动伺服马达为驱动源的电动增压单元,根据成形体的形状等能够进行所希望的多级控制。由此,能够提供一种控制性优异的成形机,其价值非常大。而且,已知在使用电动增压单元时,构成该电动增压单元的电动伺服马达、检测电动伺服马达的转速的检测单元等零件个数增多,控制也复杂化,会导致成本的上升,但是想要避免高设备成本的使用者或在成形体的制造不需要多级的增压控制时,通过提供安装有液压增压单元的成形机而能够将设备成本抑制得廉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压铸机的注射机构的结构图,示出安装有电动增压单元的状态。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压铸机的注射机构的结构图,示出安装有液压增压单元的状态。
图3是表示安装液压增压单元或电动增压单元的注射机构的增压单元安装面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图1~图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当然,本发明在不违反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对于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以外的结构也能够容易地适用的情况自不必说。
构成图1所示的作为成形机的压铸机的注射机构1向由装配于固定模板2的固定模具3和装配于移动模板4的移动模具5构成的闭模的模具内的型腔注射填充作为成形材料的熔融金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机械金属株式会社,未经东洋机械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30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多个功能单元的磁感应流量计
- 下一篇: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