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密封剂、使用该热密封剂的层叠体及太阳能电池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5312.X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8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栗山千里;千代延一彦;北田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DIC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K3/10 | 分类号: | C09K3/10;B32B27/40;C09J123/00;C09J175/04;H01L31/04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葛凡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剂 使用 层叠 太阳能电池 模块 | ||
1.一种热密封剂,其特征在于,是含有聚氨酯树脂(A)、聚烯烃树脂(B)、交联剂(C)及水性介质(D)的热密封剂,其中,
所述聚氨酯树脂(A)是使具有异氰酸酯基的聚氨酯树脂(a1)与具有伯氨基的化合物(a2)在所述化合物(a2)所具有的伯氨基相对于所述聚氨酯树脂(a1)所具有的异氰酸酯基的当量比例以所述化合物(a2)所具有的伯氨基/所述聚氨酯树脂(a1)所具有的异氰酸酯基计成为1~2的条件下反应而得到的树脂,并且,
所述交联剂(C)为选自三聚氰胺化合物、环氧化合物、噁唑啉化合物、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及异氰酸酯化合物中的1种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密封剂,其中,所述具有伯氨基的化合物(a2)为肼、二羧酸二酰肼、或碳酰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密封剂,其中,所述交联剂(C)含有作为三聚氰胺化合物的烷基化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c1)、和环氧化合物(c2),并且,所述聚氨酯树脂(A)及聚烯烃树脂(B)中的任一方或双方具有能够与环氧基反应的官能团[X]。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密封剂,其中,相对于所述聚氨酯树脂(A)及所述聚烯烃树脂(B)的总质量在5质量%~50质量%的范围内含有所述烷基化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c1),所述环氧化合物(c2)所具有的环氧基的物质量相对于所述聚氨酯树脂(A)及聚烯烃树脂(B)中的任一方或双方所具有的所述官能团[X]的总物质量的比例,以环氧基的物质量/官能团[X]的总物质量计,为5/1~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密封剂,其中,所述聚氨酯树脂(A)及聚烯烃树脂(B)中的任一方或双方所具有的所述官能团[X]选自羧基、羟基及氨基中的1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密封剂,其中,所述环氧化合物(c2)为具有水解性甲硅烷基的环氧化合物、三羟甲基丙烷多缩水甘油醚或甘油三缩水甘油醚。
7.一种层叠体,其是通过在极性基材(I)的表面设置热密封层,并在所述热密封层表面载置非极性基材(II),然后在80℃~180℃下加热而得到的,其中,
所述热密封层通过在极性基材(I)的表面涂布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密封剂并进行干燥而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极性基材(I)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材、聚丙烯基材、聚碳酸酯基材或聚酰胺基材,并且,所述非极性基材(II)为包含乙烯一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基材。
9.一种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极性基材(I)表面涂布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密封剂并进行干燥,从而使所述聚氨酯树脂(A)及所述聚烯烃树脂(B)中的任一方或双方所具有的官能团[X]与所述环氧化合物(c2)所具有的环氧基反应,并且
进行所述烷基化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c1)的自交联反应、和/或、
由所述官能团[X]与所述环氧化合物(c2)的反应所生成的羟基与所述烷基化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c1)的反应,
由此设置热密封层,然后在所述热密封层表面载置非极性基材(II),然后在80℃~180℃下加热,从而将所述极性基材(I)及非极性基材(II)粘接。
10.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在与构成太阳能电池的受光面相反一侧的、包含乙烯一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基材表面上,具有使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密封剂形成的热密封层,在该热密封层上具有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材、聚丙烯基材、聚碳酸酯基材或聚酰胺基材的背板层。
11.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层叠片载置于基材表面并加热,其中,
所述层叠片是在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材、聚丙烯基材、聚碳酸酯基材或聚酰胺基材的片材表面具备使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密封剂所形成的热密封层的层叠片,
所述基材表面是构成与构成太阳能电池的受光面相反一侧的面且包含乙烯一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基材表面,
并且,以使所述层叠片的热密封层与所述包含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基材表面接触的方式将层叠片载置于基材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DIC株式会社,未经DI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531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