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极组装体、包括该电极组装体的电池及电池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6202.5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2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洪永珍;金哲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橙力电池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10/058;H01M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丛芳 |
地址: | 韩国大田广域市儒城区电子音二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组装 包括 电池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更详细地,涉及电极组装体、包括该电极组装体的电池及电池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最近,随着半导体制造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发达,便携式电子装置产业正在膨胀,且因环境保护及资金枯竭而需开发替代能源,从而对电池产业的研究日益活跃。作为代表性的电池,由于锂一次电池与以往的水溶液类电池相比,为高电压,能量密度高,因此有利于小型化及轻量化。这种锂一次电池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主电源或备用电源等多种用途。
二次电池为能够使用可逆性优秀的电极材料来进行充放电的电池。上述二次电池可根据外观来分为圆筒形和角形,可根据正极及负极物质来分为镍-氢(Ni-MH)电池、锂(Li)电池,锂离子(Li-ion)电池等。这种二次电池不仅用于如手机、笔记本型个人电脑、移动型显示器等小型电池,而且用于电动汽车电池、混合动力汽车所使用的中、大型电池,二次电池的适用范围渐渐扩大。因此,电池需要具有轻量、高的能量密度、优秀的充放电速度、充放电效率及循环特性、高的稳定性及经济性。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不仅能量密度高,而且充放电效率、充放电速度及循环特性优秀,进而易于形状变化、容量调节及卷绕工序的电池的电极组装体。
并且,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包括具有如上所述的优点的电极组装体,能够容易地进行串联或并联,且冷却性能优秀的电池。
并且,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具有如上所述的优点的电池的制 造方法。
解决问题的手段
用于实现上述技术问题的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的电极组装体包括:电绝缘层,具有第一表面及与上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第一电极,形成于上述电绝缘层的上述第一表面;第一引线,与上述第一电极电连接,并向与上述电绝缘层的外侧延伸;第二电极,形成于上述电绝缘层的上述第二表面;第二引线,与上述第二电极电连接,并向与上述第一引线相反的上述电绝缘层的外侧延伸,以及分离膜,紧贴于上述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
上述电绝缘层可包括:基座部,具有上述第一表面及上述第二表面;第一防漏部,沿着上述基座部中的上述第一表面的边缘,以相对厚的方式形成;以及第二防漏部,沿着上述基座部中的上述第二表面的边缘,以相对厚的方式形成。上述第一防漏部可以形成于上述第一电极及上述第一引线的外侧。
上述第一电极可以包括形成于上述第一表面的第一集电层以及形成于上述第一集电层的第一活性物质层。上述第一引线可以直接与上述第一集电层电连接。上述第一引线能够与上述第一集电层形成为一体。上述第二防漏部可以形成于上述第二电极及上述第二引线的外侧。
上述第二电极可以包括形成于上述第二表面的第二集电层以及形成于上述第二集电层的第二活性物质层。上述第二引线可以直接与上述第二集电层电连接。上述第二引线能够与上述第二集电层形成为一体。
上述第一引线及上述第二引线可以向上述分离膜的外侧延伸。上述电绝缘层可以包含具有可挠性的天然的可挠性树脂类材料或合成的可挠性树脂类材料。
上述电极组装体能够以使上述电绝缘层构成最内层、中间层及最外层的方式卷绕。上述第一引线可设有多个,多个上述第一引线可相互电连接;上述第二引线可设有多个,多个上述第二引线可相互电连接。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包括:上述的电极组装体;卷芯,上述电极组装体卷绕于卷芯;以及壳体,用于收容上述电极组装体及上述卷芯。
上述卷芯可以为内部空的圆筒形或角形的管。上述卷芯及上述壳体可在不与上述电极组装体相接触的表面形成有绝缘被膜。
本发明还可包括第一端子部,上述第一端子部形成于上述卷芯及上述壳体的一侧,并与上述第一引线电连接。上述第一端子部包括:第一盖,用于覆盖上述卷芯及上述壳体;突起,从上述第一盖向外侧延伸;以及第一端子,与上述第一盖及上述突起相结合,并与上述第一引线电连接。
本发明还可包括第二端子部,上述第二端子部形成于上述卷芯及上述壳体的另一侧,并与上述第二引线电连接。上述第二端子部包括:第二盖,用于覆盖上述卷芯及上述壳体;以及第二端子,与上述盖相结合,并与上述第二引线电连接。
本发明还可包括:第一端子部,形成于上述卷芯及上述壳体的一侧,并与上述第一引线电连接,以及第二端子部,形成于上述卷芯及上述壳体的另一侧,并与上述第二引线电连接;上述第一端子部及上述第二端子部可以为能够相互结合及分离的形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橙力电池株式会社,未经橙力电池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62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碱性电池操作方法
- 下一篇:用于高电压和宽温度锂离子电池单元的电解质配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