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远程唤醒无线路由器装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6493.8 | 申请日: | 201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9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F.方丹;F.巴兰斯基;S.格洛尼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奇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李芳华;王怀章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远程 唤醒 无线 路由器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配备有用于在接收和传送模式控制两向无线链路(2)的功能(MVA)的装置(1)的方法。该装置(1)要经由所述无线链路(2)连接到家庭网络的至少一个终端(3,4)。该方法包含:在传送模式禁止所述无线链路(2)的第一步骤;在接收模式监听所述无线链路的第二步骤(E11);检测所述无线链路上的唤醒标识符(E13,WUP‑SSID);以及,根据所述标识符(WUP_SSID)的值,在传送模式激活所述无线链路的步骤(E15)。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配备有用于控制无线链路的功能(WIF)的装置(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WiFi类型无线电通信。术语“WiFi”(代表无线保真)涵盖使得能够创建基于IEE 802.11族标准的无线计算机网络的无线传送技术。
以一般的方式,本发明应用于具有WiFi类型无线通信功能的任何设备,并且更具体地,其涉及具有这样的WiFi功能的家庭网络的路由器设备。术语“WiFi功能”在这样的情形下使用,以意指使设备能够通过WiFi网络中的无线电链路无线地执行其数据交换的那些硬件和软件元件。
家庭网络是通过或不通过线缆对家庭中的适合于相互进行通信的终端(计算机、打印机、外围设备、外围存储器……)进行互连的计算机网络。家庭网络通常包括构成用于在各种终端和与其连接的网络之间重定向(亦即“路由”)数据包的中间元件的路由器设备(也被称为网关)。
背景技术
具有WiFi功能的设备消耗能量。具体地,两个无线电器之间的WiFi通信假设通过无线电信道连续地交换信息。因此,在不需要使用这样的设备时在电力上切断它是通常做法。然而,如果设备关闭,则其WiFi功能不可使用。另外,如果设备是路由器,则网络中的其他终端都不能与无线网络中的其他设备或者与家庭网络外部的设备无线地进行通信。
为了唤醒这样的路由器设备中的WiFi功能,可以想到若干解决方案:可以在电力上接通电器或者可以接通其WiFi功能(经常配备有专用于激活WiFi功能的开关),其假设接近于该电器的物理存在。还能够规划不使用的时间段,在该时间段期间,路由器和/或其WiFi功能被停用(deactivate),但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所有的通信都被停用。还能够使用某些其他无线网络(例如移动电话网络)或者有线网络(例如以太网缆线),以便访问路由器并且指示其唤醒,如果其处于待机的话,但是这需要对于这样的另一网络的访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存在现有技术的缺点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此,在功能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设备的方法,该设备具有用于在接收方面和传送方面控制双向无线电链路的功能,该设备被设计成经由所述链路与家庭网络的至少一个终端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在传送方面禁止所述无线电链路;
·在接收方面监听所述无线电链路;
·检测所述无线电链路上的唤醒标识符;
·检验发送唤醒标识符的终端的有效性;以及
·根据该标识符的值以及发送它的终端的有效性,在传送方面激活所述无线电链路。
因此,本发明提供如下有利之处:当在接收方面连续监听唤醒标识符的同时,在传送方面停用无线电链路。因此,能够通过WiFi网络本身唤醒路由器设备,同时压低该设备的电力消耗。因为仅在接收方面激活无线电以便监听唤醒标识符,同时禁止数据传送,所以通过在传送方面禁止无线电链路表征的、本发明所提出的活动待机模式导致低的能量消耗。另外,与现有技术不同地,不需要经由有线链路、或者经由任何其他介质访问该设备,也完全不需要对设备采取物理行为以便激活其WiFi功能。本发明使得能够通过使用WiFi网络本身来唤醒路由器设备的WiFi功能。有利地,发送唤醒标识符的终端必须是对唤醒该网关有效的终端,亦即,已经与所述网关相关联的设备,如此,网关已存储了其标识符之一,例如唯一且代表该终端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奇公司,未经奥林奇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64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