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喷洒着色渗透检验产品到部件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6630.8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8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乔西安·米里特;伊夫斯·楚彻可;让-米歇尔·飞利浦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奈克玛 |
主分类号: | G01N21/91 | 分类号: | G01N21/91;B05B15/04;B05B15/00;F01D5/00;B05C7/04;B05B9/00;F01D25/28;B62B3/08;B05B13/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曾海艳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喷洒 着色 渗透 检验 产品 部件 装置 | ||
1.一种用于喷洒至少一种液体到工件(32)的至少一个内腔(36)的装置(30),所述液体特别地为用于着色渗透检验的液体,所述工件特别地为涡轮发动机部件,所述装置包括:
·用于所述支撑工件的支撑设备(40);
·连接到液体进给设备(70)和连接到用于喷洒液体的喷洒设备(82)的至少一个液体输送歧管(80),当工件处于安装在所述支撑设备上的位置时,所述歧管的至少一部分接收在所述工件内侧,以使液体能够喷洒到所述工件的所述或每个内腔中;
·用于回收被喷洒液体的至少一个回收歧管(100),当所述工件处于安装在所述支撑设备上的位置时,所述回收歧管的至少一部分接收在所述工件内侧,并且连接到用于吸收被喷洒到所述工件的所述或每个内腔内的液体的抽吸设备(102),以及连接到用于排出被吸收液体的排出设备(72);以及
·用于使所述支撑设备的至少一部分从基本水平位置倾斜到倾斜位置的倾斜设备(54),在所述倾斜位置,所述工件被倾斜使得在所述或每个空腔内的喷洒液体在重力下流到至少一个区域(106),从该区域所述喷洒液体被所述抽吸设备吸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设备(40)包括用于引导所述工件(32)绕轴线旋转的定心和引导设备(64、66),该轴线优选地是所述工件的旋转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心和引导设备包括第一列滚轴(64)以及第二列滚轴(66),每个所述第一列滚轴都自由地绕与所述工件的旋转轴线基本垂直的轴线旋转,每个所述第二列滚轴都自由地绕与所述工件的旋转轴线基本平行的轴线旋转。
4.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设备(40)包括被安装在框架(46)上的基本矩形托盘(42),该托盘通过枢轴设备(52)被连接到所述框架,使所述托盘相对于所述框架绕平行于所述托盘的一个侧面延伸的基本水平轴线枢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46)具有围绕所述托盘(42)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的基本竖直的外围边缘(4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设备包括基本L形杆(54),该L形杆包括被连接到第二基本直线部分的第一基本直线部分,第一部分支撑处理设备(58),在第一和第二部分之间的连接区域绕基本水平轴被铰接到所述框架(46),以及第二部分支撑指形件(60),该指形件被接合在所述框架的外围边缘的弯曲形状狭槽(62)并沿该狭槽可移动,并且当所述指形件沿该狭槽移动时,该指形件与所述托盘(42)配合以致使所述托盘枢转。
7.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设备(40)装配有能够使所述装置移动的脚轮(50)。
8.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设备(40)包括支撑板(68),该支撑板用于支撑至少一个容纳液体的贮存器(70),所述液体为例如乳化剂,该贮存器被连接到所述输送歧管(80),以及泵(72)被连接到所述回收歧管(1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歧管(80)通过三端口阀(86)被连接到容纳液体的所述贮存器(70)以及到连接到如供水网络的进水设备(88)。
10.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歧管(100)为基本直线的并支撑彼此间隔的柔性抽吸管(102),每个所述柔性抽吸管都具有被接收到所述工件(32)的内腔中的自由端。
11.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歧管(80)为基本直线的并支撑至少两列喷洒喷嘴(82),在每列内的喷嘴彼此间隔并位于一个基本竖直以及与所述或每隔一列喷嘴的平面有角度地偏移的平面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奈克玛,未经斯奈克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663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晶元表面保护粘结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双氯芬酸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