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合物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和聚合物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7210.1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0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玉木悟;会田昭二郎;松下纯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C08L9/00 | 分类号: | C08L9/00;B60C1/00;C08F4/54;C08F36/08;C08L2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组合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及由此制造的聚合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对轮胎的更好耐久性的寻求以响应节约能源和资源的社会需求,对耐断裂性、耐磨耗性和耐裂纹生长性优异的橡胶材料的偏好日益增加。此外,近来天然橡胶价格的升高致使有必要开发具有与天然橡胶同等耐久性的合成橡胶。为了提高聚异戊二烯的耐久性,按照常规尝试了通过增加合成聚异戊二烯的顺式含量来改善其应变诱导结晶性(例如,参考PTL 1和PTL 2)。然而,由于合成聚异戊二烯的耐磨耗性和耐断裂性不及天然橡胶那样高,因此使用合成聚异戊二烯作为代替天然橡胶的橡胶组合物需要合成聚异戊二烯与其它聚合物组分共混。因而,当合成异戊二烯和其它聚合物混合时通常将相关各聚合物装入混合机并通过其进行混合。然而,由此造成的问题是,因如上所述的这种混合未使聚合物按照令人满意的方式分散,所得聚合物组合物可能不具备所需的物理性能。
引用列表
非专利文献
PTL 1:JP 2004-027179
PTL 2:WO 2006/07802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聚合物组合物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可制造具有与天然橡胶的性能类似的性能如良好的耐久性(耐断裂性、耐磨耗性和耐裂纹生长性)的橡胶组合物;和由该方法制得的聚合物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使用该聚合物组合物的轮胎。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在其第一方面提供包括聚异戊二烯和聚苯乙烯/聚丁二烯的混合物的聚合物组合物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使苯乙烯单体或丁二烯单体聚合以合成聚苯乙烯或聚丁二烯;
将异戊二烯单体加入到所合成的聚苯乙烯或聚丁二烯中以合成聚异戊二烯,由此生成所述混合物,
其中将苯乙烯单体或丁二烯单体的含量设定为10mol%以下,相对于苯乙烯单体/丁二烯单体和异戊二烯单体的总量。
在由该制造方法制造的聚合物组合物中聚苯乙烯/聚丁二烯高度分散于聚异戊二烯之中。因而,尽管其中聚苯乙烯/聚丁二烯的含量相对较少,但该聚合物组合物表现出令人满意的良好加工性,同时由于该聚合物组合物中包含的聚苯乙烯/聚丁二烯的含量相对较少(≤一定值)而成功保持了聚异戊二烯与天然橡胶类似的那些性能。而且,由于高度分散的苯乙烯/丁二烯,该聚合物组合物作为整体表现出改善的加工性。
本发明将低聚物归于术语“聚合物”之中。
本发明在其第二方面提供包括聚异戊二烯和聚丁二烯的混合物的聚合物组合物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使丁二烯单体和异戊二烯单体聚合以生成所述混合物,
其中添加丁二烯单体和异戊二烯单体使得丁二烯单体的含量为10mol%以下,相对于丁二烯单体和异戊二烯单体的总量。
在一定的催化剂条件下,当丁二烯单体和异戊二烯单体共存时,使丁二烯单体优先聚合。在此基础上,可通过调整丁二烯单体的添加量并由此将聚合物组合物中丁二烯的含量设定在预定限值或以下,来保持所得聚合物组合物中聚异戊二烯与天然橡胶类似的那些性能。此外,在这种情况下还存在其它优势:由于聚丁二烯和聚异戊二烯在同一体系中生成,因而聚丁二烯高度分散于聚异戊二烯之中;以及通过“一步(one-pot)”法,即仅一次投入相关单体,可容易地得到包括所述混合物的聚合物组合物。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制造具有与天然橡胶性能类似的性能例如良好的耐久性(耐断裂性、耐磨耗性和耐裂纹生长性)的橡胶产品。此外,可提供具有良好耐久性(耐断裂性、耐磨耗性和耐裂纹生长性)的轮胎。
具体实施方式
(聚合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聚合物组合物是聚苯乙烯或聚丁二烯高度分散于聚异戊二烯之中的聚合物组合物。
-苯乙烯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72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