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供热系统的分离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8488.0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0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C·阿迪;M·泰勒;S·唐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迪控股(2008)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0 | 分类号: | B01D21/00;B01D21/24;B01D21/26;B01D29/90;B03C1/28;B04C3/06;E03B7/07;F24D19/00;B04C5/185;B21D39/00;F17D3/16;B21D3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冯剑明 |
地址: | 英国格***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供热 系统 分离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从流体中分离颗粒物的分离器装置,尤其涉及但又不仅限于一种用在液体供暖系统中的分离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典型的供暖系统中,水通过水泵循环流通,经过若干个散热器,可能是热水箱中的换热器,和锅炉。在循环流通的过程中,从散热器和管道内部脱落的固体颗粒物(例如,氧化铁)会悬浮在水中。固体颗粒物还可以是最初供应至系统的水中的污染物,而且水可能被形成该系统一部分的开式膨胀水箱中的污垢污染。如果这些固体颗粒物沉积在锅炉或水泵中,则会导致系统故障,而且会因为限制水流和阻塞散热器而降低供暖系统的效率。因此,应尽可能地持续清洁供暖系统中的水,以去除水中的固体颗粒物。
众所周知,已有多种用于去除水流中悬浮颗粒物的设备。此类设备通常包括用于吸附含铁颗粒物的磁体,且还可包括用于去除非磁性颗粒物的机械分离器装置。非磁性颗粒物可通过让一部分水流经其中设有减缓水流速度的阻滞装置的分离室而去除。之后,颗粒物将脱离悬浮状态并落入腔室中,落入腔室中的颗粒物可在年度保养中很容易被清除。由于仅仅减缓了部分水流的速度,因此,装置两端的流体压降达到最小化。该申请人的共同待批申请GB2486173和GB2486172中公开了此种类型的设备。
已知的装置设计为在分离室内产生减缓的流速,同时在整个单元产生最小的流体压降。生产体积小的分离器装置是有利的,这样它们就能够安装在狭小的空间内。这进而要求分离腔室的体积也要小,因此设置在其中的阻滞装置能减缓其内的水流流速的能力也是有限的。由于会导致压降,将阻滞装置设置在分离室外部并不可取,因此,已知设备的总体分离效力有限。
当对供暖系统进行维护时,必须清洗分离器装置,以去除从流体中分离的颗粒。通常在圆柱状壳体的上端设置可移除的螺纹盖,当移除所述螺纹盖时,可以进入圆柱状壳体内部。壳体内通常设置有可拆卸的插入件,清洗时必须将插入件移除。
可移除的插入件通常相对于圆柱状壳体具有相似的纵向长度。因此,为了使插入件能够从壳体内移除,分离器装置必须安装在水平面之间至少两倍壳体高度的垂直空间内。这种要求就给安装人员在分离器装置安装位置方面施加了不利的约束,特别是在分离器装置改装到现有安装位置的情况下。例如,锅炉底部和台面之间经常会出现空间不足的情况。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根本无法安装需要如此大的垂直空间并且容量合适的装置。
分离器装置经常通过直角连接器安装到供热回路,所述直角连接器将装置的入口和出口连接到管道。直角连接器可安装在管道的开口端,然后分离器装置能够压至直角分离器。然而,在完全准确的位置切断管道以及安装直角连接器以便使它们与装置的入口和出口精确对应是很难实现的。安装人员可能会试图将直角连接器连接至分离器装置,然后将连接器拧到管道上。然而,这种方法存在损坏分离器装置的严重风险,这是因为施加在直角连接器上的扳手的扭矩足以将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从分离器装置上损坏。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或基本避免上述问题的分离器装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去除流体中悬浮颗粒物的分离器装置,其包括:
外壳,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外壳上允许流体进出第一腔室的孔;
用于在第一腔室内制造漩涡的装置;
使液体能够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流动的孔;
用于引导第二腔室内的液体流动的装置,
第二腔室中的净流量基本与第一腔室中的漩涡方向相反。
第二腔室中的流体流动可能是与第一腔室中的漩涡方向基本相反的漩涡。也就是说,可提供在第二腔室中产生漩涡的装置。
挡板或其它阻滞装置可设置在第二腔室内,以减缓第二腔室内的液体流动。反转流体的流动方向,以便第一和第二腔室内的流体流动反向旋转,以进一步降低第二腔室内的流速,同时保证装置的总压降最小。这增大了从液体中分离小固体颗粒物的效力。
可设置有第三腔室,第三腔室具有流体从至少第一和第二腔室中的一个进出的孔,第三腔室内设置有引导流体流动的装置。引导流体流动的装置可在第三腔室内产生漩涡。第三腔室内的流体流动可基本与第二腔室内的流体流动方向相同,且第一腔室可设置在第二和第三腔室之间。为了在腔室内实现反向旋转流动,可在水从第一腔室流到第二腔室时将其反向,且在设置有第三腔室处,水流从第一腔室到第三腔室处反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迪控股(2008)有限公司,未经阿迪控股(2008)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84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