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桩基以及桩基设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8588.3 | 申请日: | 201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51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西冈诚;长尾和宏;岛谷学;涩谷和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藤组土建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乐斯克日本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5/54;E02D27/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崔幼平,李婷 |
地址: | 日本北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桩基 以及 设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载置构造物的桩基,尤其是涉及适于松软地基的桩基以及桩基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太阳能电池板或房屋等构造物为了相对于地面保持水平而载置在设置在地表面的基础之上。但是,在设置构造物等的地基是湿地帯或泥炭地等松软地基的情况下,构造物等及基础有因自重而沉降或倾斜的情况。
为此,之前提出了涉及通过打入多个斜桩而将前述基础固定在地表面上,防止松软地基上的构造物及基础的沉降或倾斜的桩基的发明。
例如,在美国专利第5039256号说明书中,提出了由填充了混凝土或水泥的圆筒体和贯通该圆筒体的多个斜桩构成的桩基的方案(专利文献1)。根据该专利文献1,该桩基能够搬运,同时在构造物等拆除后能够作为其它构造物的基础再利用。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5039256号说明书。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中,由于作为桩基的材料使用了混凝土,所以在外气温达到摄氏0度以下的寒冷地区,由于前述混凝土内所含有的水分结冰,所以前述水分膨胀,有前述混凝土产生亀裂或破碎的所谓冻害的可能性。此外,混凝土由于重量增大而输送成本增高,运送作业以及施工作业也成为重体力劳动而负担大。进而,用于从混凝土的填充到固化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所以制造效率差,不适合大量生产,不易实现制造成本的削减,所以改善的期望高。
另一方面,在不使用混凝土材料,而使用轻量、廉价的钢材等制造桩基的情况下,由于导热率良好,外气温容易经由前述钢材向地下传导。因此,例如若外气温为0℃以下,则其冷气向地下传导,产生地下的水分结冰而形成冰层,土壤隆起的所谓冻胀现象。由于这种冻胀现象将桩基上推而使其倾斜,所以存在载置在其上的构造物倾斜、破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点等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基以及桩基设置方法,从构造部件的制造到运送、以及现场的施工作业简单且廉价,能够大量生产以及削减各种成本,同时能够有效地进行冻害对策及冻胀对策。
本发明所涉及的桩基通过多个斜桩支撑在地表面上,在其上部载置构造物,其中,具有桩基主体,所述桩基主体具备:配置在下侧的下部板,配置在上侧的上部板,以及将前述下部板和前述上部板隔开规定间隔大致平行地支撑的支柱,在前述下部板以及前述上部板上形成有多个桩孔,前述各个斜桩朝向下方大致放射状地贯通所述多个桩孔。
此外,作为发明的一种方式,可以是前述桩基主体在前述下部板的下表面具有锥体状的冻胀防止用锥体,所述冻胀防止用锥体具有隔热性,其顶点朝向下方。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方式,可以是前述冻胀防止用锥体形成为多棱锥体状,并在其各侧面上形成有前述桩孔。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方式,可以是前述桩基主体在前述下部板上具有比前述下部板向外侧较大地形成的沉降抑制板。
进而,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方式,可以是前述桩基主体由多根前述支柱支撑前述上部板与前述下部板之间的各个外缘部。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方式,可以是前述桩基主体是通过将前述支柱形成为长方体状并配置在中央,并且分别使用四张同型角钢,分别将前述长方体状支柱的四个上部侧面以及四个下部侧面包围地固定前述下部板以及前述上部板,形成为大致矩形框状构成的。
此外,本发明的桩基设置方法通过相对于前述桩基主体,使前述多个斜桩从前述上部板贯通前述各桩孔到前述下部板,并大致放射状地打入地基来设置前述桩基。
根据本发明,从构造部件的制造到运送、以及现场的施工作业简单且廉价,能够大量生产以及削减各种成本,并且能够有效地进行冻害对策及冻胀对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桩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第一实施方式的桩基主体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第一实施方式的冻胀防止用锥体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表示将本第一实施方式的桩基设置在了地基上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桩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第二实施方式的桩基主体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第二实施方式的桩基主体的组装图。
附图标记说明:
1a、1b:桩基,2a、2b:桩基主体,3:斜桩,4:冻胀防止用锥体,5:沉降抑制板,21a、21b:下部板,22a、22b:上部板,23a、23b:支柱,24:桩孔,25:角钢,26:载置框架,O:构造物,F:地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藤组土建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乐斯克日本,未经伊藤组土建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乐斯克日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85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