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8643.9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8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筒井康之;井本满;荣纪雄;上泷浩司;深田启辅;庄子哲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H3/08 | 分类号: | H02H3/08;H02J1/00;F24F11/02;H02P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装置,例如适用于空调机的室外机中采用的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和室内机一起构成空调机的室外机中设有将制冷剂压缩的压缩机。该压缩机在控制室外机的动作的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的控制下由电机进行驱动。
在该室外机中需要独立的用于驱动电机的逆变器等电源电路(以下称为“主电源电路”)、和驱动该微型计算机的电源电路(以下称为“副电源电路”)。因为在室外机中存在微型计算机工作而电机停止的情况。
因此,独立地生成提供给主电源电路的直流电压(以下称为“主直流电压”)、和提供给副电源电路的直流电压(以下称为“副直流电压”)。
另外,当在空调动作过程中压缩机不需要工作或者压缩机的工作不适当的状况下(以下称为“压缩机停止状况”),通过微型计算机进行室外机的控制或者保护,使主电流电压的供给停止,并维持副电流电压的供给。
例如,作为压缩机不需要工作的情况,可以举出在空调机刚刚起动后或不需要驱动压缩机的空调动作时(所谓温控器关闭(Thermo-OFF))。关于压缩机的工作不适当的情况,可以举出主直流电压产生过电压、电机流过过电流、或者电机的负荷过剩的情况。
压缩机停止状况中除主直流电压产生过电压的情况以外,期望通过停止主直流电压的供给而维持副电流电压的供给,持续检测主直流电压中是否产生过电压。
这样需要独立的主直流电压和副直流电压,前者在压缩机停止状况下被切断。将这种要求作为一个原因,在独立的整流电路(以下分别称为“主整流电路”、“副整流电路”)中生成主直流电压和副直流电压。
另一方面,基于减少部件数目等设计上的原因,从共同的交流电源生成主直流电压和副直流电压。另外,在主整流电路的交流输入侧设有电源开关,用于在压缩机停止状况下,也停止主直流电压的供给,而维持副电流电压的供给。另一方面,在副整流电路的交流输入侧绕过该电源开关来输入交流电压。
公知有这样的技术:从共同的交流电源通过电源开关向主电源电路供电,从共同的交流电源绕过该电源开关向副电源电路供电。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示例了这样的技术。
另外,作为对过电压检测电路所示例的现有技术文献,可以举出专利文献2~4。另外,作为公开所谓无电解电容器的逆变器控制的现有技术文献,可以举出非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111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6978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1049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8-79963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関本、他4名、“電解コンデンサレスインバータに夜グローバル電源高調波規制対応エアコンの開発”、平成23年電気学会モータドライブ研究会、No.MD-11号、pp51-56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这样从共同的交流电源向主整流电路和副整流电路供电。因此,当在该交流电源产生了过剩的电压变动的情况下,存在不仅主直流电压中产生过电压、而且副直流电压中也产生过电压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期望切断从交流电源向副整流电路的供电,以便保护副整流电路及被供给副直流电压的部件例如微型计算机。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不仅检测主直流电压、而且也检测副直流电压,以期保护主整流电路和副整流电路的技术。
另外,近年来提出了响应降低成本、缩小尺寸的要求,在用于得到主直流电压的结构中省略静电电容较大的电解电容器。由此,主直流电压的脉动变明显,但是通过适当执行接受主直流电压的逆变器的控制,能够应对该脉动。主直流电压和副直流电压所要求的功率的大小完全不同。另一方面,副直流电压基于其使用目的而设有必要的电解电容器。
因此,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避免主直流电压和副直流电压的干扰,并检测主直流电压和副直流电压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86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接触电力供给装置
- 下一篇: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和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