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容中心且负载均衡感知的动态数据聚集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9153.0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4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金轶超;S·戈玛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4W40/04 | 分类号: | H04W40/04;H04W40/22;H04L29/08;H04W40/10;H04L12/721;H04L12/727;H04L12/729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袁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容 中心 负载 均衡 感知 动态 数据 聚集 | ||
一种确定通信链路以用于从第一通信节点发送通信数据到多个邻近候选节点中的任一个的方法,包括i)针对每个候选节点,确定边际处理增益,包括通过在候选节点处聚集所述通信数据而能获得的通信数据减少的测量;以及ii)选择一个候选节点以用于形成所述通信链路,其中该选择至少部分基于针对每个候选节点确定的边际处理增益。
技术领域
此处公开的实施例涉及通信网络中的数据通信。
背景技术
在新兴的例如智能系统(如智能电网和智慧城市)的机器到机器(M2M)应用中,预见将会部署大量的小的且智能的设备,诸如无线传感器节点。预期这些节点将促进用于观察/监测所感兴趣物体的数据的连续感应和收集。随后,所收集到的信息需要被以某种方式传递到控制中心从而允许自适应决策并实现系统自动化。由此可见,存在对多跳路由上,即源节点和目的地节点之间涉及一或多个中间节点的路由上的数据传输的越来越大的需求。
在多跳无线链路上传输原始数据在时间和资源上可能都代价高昂。使用网络中处理和数据聚集,特别是通过相关信息的预处理可以显著减小多跳路由上将被转发的流量总量。例如,高能效的数据聚集和融合方案可以预处理网络内的数据并仅发送处理过的结果,该处理过的结果与其原始大小相比数据量小很多。因此,这些方案可以减少冗余流量并避免针对未来无线网络的数据超载。然而,需要作为先决条件的合适的数据转发方案,从而有效地计算并中继数据。
附图说明
图1a图解了在所描述的实施例的领域中的路由方法。
图1b图解了在所描述的实施例的领域中的另一路由方法。
图1c图解了在所描述的实施例的领域中的另一路由方法。
图2是示出图解此处描述的实施例的通信节点的网络的图。
图3a图解了图2网络的中路由的示例。
图3b图解了图2网络中的路由的另一示例。
图4a图解了图2网络中的路由的示例。
图4b图解了图2网络中的路由的另一示例。
图5图解了由图2中网络的节点在做出路由决策时执行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图解了图2网络中的路由的另一示例。
图7图解了示出网络生存时间相对于上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权重因子的变化的表现的图。
图8图解了使用此处描述的实施例的网络相对于网络大小的表现的图。
图9图解了所描述的实施例的示例与现有技术在能耗上的比较。
图10图解了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在节点剩余能量级别的变化系数的表。
图11图解了用于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的流量图。
图12图解了用于现有技术的示例的流量图。
图13图解了用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的剩余能量图。
图14图解了用于现有技术的示例的剩余能量图。
图15图解了当考虑不同因素时,在网络中可以使用的不同的路由拓扑。
图16图解了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中节点间交换的消息信号的序列。
图17图解了网络中节点处接收的流量内容的类型可以如何随时间变化。
图18示出了根据此处描述的实施例,一种节点确定是否重新估计它对于邻近节点的选择以用于中继数据的过程。
图19图解了根据此处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如何使用奖励参数以优先转发数据到具有处理该数据的能力的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91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内容再现系统、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提供装置、内容再现程序和内容提供程序
- 内容记录系统、内容记录方法、内容记录设备和内容接收设备
- 内容服务系统、内容服务器、内容终端及内容服务方法
- 内容分发系统、内容分发装置、内容再生终端及内容分发方法
- 内容发布、内容获取的方法、内容发布装置及内容传播系统
- 内容提供装置、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
- 内容传输设备、内容传输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发送设备、内容发送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内容再现程序及内容提供系统
- 内容记录装置、内容编辑装置、内容再生装置、内容记录方法、内容编辑方法、以及内容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