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层叠的物品包装用容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80039215.8 | 申请日: | 2013-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7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赵韩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韩龙 |
主分类号: | B65D85/32 | 分类号: | B65D85/32;B65D5/66;B65D5/50;B65D5/5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物品 包装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层叠的物品包装用容器,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在不容纳物品的状态下能够层叠,具有安全的锁定机构,使得盖子在搬运或保管中不打开的容器。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容器,能够层叠,具备安全的锁定机构,单个地安全包装诸如鸡蛋的易碎物品,当物品损伤时,能够防止内容物流出到外部。
背景技术
作为制造用于单个地包装诸如鸡蛋的易碎物品的纸容器的方法,已知有纸浆模塑技术。当以纸浆模塑技术制造鸡蛋包装容器时,在容器的大小较小的情况下,可以一体地成型盖子,但在容器的大小较大的情况下,则难以一体成型盖子。例如,用于容纳30个鸡蛋的大容器,一体形成盖子困难,使用以另外的合成树脂制造的盖子,因而不够环保。另外,就用于包装10个或20个左右鸡蛋的小型鸡蛋包装容器而言,虽然以纸浆模塑技术可以一体成型盖子,但难以直接在容器的盖子表面进行旨在标识所容纳物品的商标或制造商等的印刷。因此,在容器的表面附着另行印刷的用于来源标识的标签,因而制造费用上升。另外,在利用纸浆模塑技术制造包装容器的情况下,需要用于对成型的容器进行干燥的干燥工序,干燥消耗大量能源。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以纸浆模塑技术制造的纸容器的问题,能够折叠诸如瓦楞纸的纸板而包装鸡蛋的容器已经在美国专利第4,462,537号中公开。美国专利第4,462,537号的图8及图9中所示的以瓦楞纸或卡纸板制作的鸡蛋包装容器具有能够在箱子外面印刷的优点。在第4,462,537号图示的容器中,图9所示实施例与本发明的容器有联系。但是,图9所示的实施例的容器是容器的侧壁相互干涉而不层叠。为了层叠图9所示实施例的容器,应去除供容器中央倾斜的壁粘合的侧壁的一部分,为了层叠而去除侧壁一部分时,容器的强度减弱。在无法层叠容器的情况下,容器的保管及搬运需要大量费用。另外,无法向原来安装于养鸡场的鸡蛋包装装置以层叠状态供应容器,因而难以使用原有的鸡蛋包装装置。
在美国专利第7,188727 B2号中公开了一种旨在解决美国专利第4,462,537号问题的纸制包装容器。美国专利第7,188727 B2号的图3中公开的容器由瓦楞纸或卡纸板制造,具有的优点是能在容器上印刷,在打开容器盖子的状态下,能够在某个容器的上部层叠其它容器。
美国专利第7,188727 B2号中公开的容器包括盖(COVER)、底面部(BOTTOM PART)和插入件(INSERT)。在底面部上形成有凹处,插入件粘合于凹处周围的底面部并直立,把底面部划分成用于容纳物品的多个容纳单元。插入件在直立状态下具备贯通孔,折叠具备折叠线的卡纸板的展开图而制作。因此,在盖打开的状态下,放于某个容器下部的容器的插入件,通过某个容器的凹处而插入于插入件并层叠。
但是,放于借助插入件而划分的容纳单元的物品不论是什么,使得物品的一部分被侧壁所支撑,因而在保管或搬运中,当冲击施加于侧壁时,存在无法充分保护所容纳物品的问题。另外,使得容纳的物品与容器的底板直接接触,因而存在无法充分保护所保管物品不受来自底面的冲击影响的问题。另外,存在的问题是,难以使用机械,使折叠具备大量折叠线的结构复杂的插入件的工序实现自动化,把折叠的插入件粘合于底面部的工序也难以使用机械而实现自动化。即,还存在容器的结构复杂,大量生产困难,价格昂贵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在市场中,存在对能够更安全、廉价地包装诸如鸡蛋的易碎物品的容器的要求。为了应对这种市场要求,解决所述专利的问题,本申请的发明人以发明名称为易碎物品包装用容器的发明名称,向韩国申请了两件专利。一件为专利申请号第10-2011-0112570号(申请日,2011.10.31.),另一件为专利申请号第10-2011-0121229号(申请日2011.11.18.)。所述两件专利的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事项全部合并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韩龙,未经赵韩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92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