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包含利阿诺定受体激动剂的组合物的种子包衣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80039559.9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5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D·A·奥佩勒;M·E·鲍尔;D·小卡内罗;P·M·戴维斯;S·M·恩迪科特;D·L·弗雷尔克森;D·J·柯克;G·L·拉姆卡;I·小莱尔施;A·马尔孔;D·昂斯塔德;A·A·拉莫斯;F·M·A·席尔瓦;D·A·塔萨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锋良种国际有限公司;杜邦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25/00 | 分类号: | A01N25/00;A01N43/56;A01P9/00;A01P7/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张晓威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包含 利阿诺定 受体 激动剂 组合 种子 包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控制无脊椎害虫和管理作物的无脊椎害虫抗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无脊椎害虫的控制对于实现高作物效率极其重要。无脊椎害虫对农作物的损害可造成生产力显著降低,从而导致消费者成本增加。
在美国和其他国家,诸如鳞翅目的无脊椎动物每年破坏估计15%的农作物。单在美国,这些害虫每年造成的作物损害就超过1000亿美元。在南美洲,天鹅绒豆毛虫(黎豆夜蛾(Anticarsia gemmatalis))和其他鳞翅目(诸如秋粘虫、大豆尺蠖和小玉米茎蛀虫)造成对大田作物诸如大豆的严重损害。
这种损害有些是在植物病原体、无脊椎动物和其他此类土生害虫在种子种植后攻击种子时在土壤中发生的。其他损害是在植物叶害虫和地上害虫出现后发生的,此时地上害虫将严重损害植物叶,从而限制植物产量。有关害虫攻击农作物的类型和机制的一般性描述在(例如)以下文献中提供:Metcalf(1962),in Destructive and Useful Insects,4th ed.(McGraw-Hill Book Co.,NY)(Metcalf,1962年,《害虫与益虫》,第4版,纽约麦格劳希尔图书公司);和Agrios(1988),in Plant Pathology,3d ed.(Academic Press,NY)(Agrios,1988年,《植物病理学》,第3版,纽约学术出版社)。
在与这些害虫进行的季节性斗争中,农场主们必须施用上亿加仑的合成杀虫剂来抗击这些害虫。然而,合成杀虫剂会造成许多问题。它们昂贵,单美国农场主每年就差不多花掉80亿美元。它们促进抗杀虫剂害虫的出现,而且它们会损害环境。在种植后施用杀虫剂需要在农田中构建沟渠,该过程会用到矿物燃料并导致土壤板结。
由于担忧杀虫剂对公众健康和环境健康的影响,人们已作出了极大的努力来寻找减少化学杀虫剂使用量的方法。近来,这种努力大多数已聚焦于开发经工程改造以表达来源于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毒物的转基因作物以及开发杀虫剂的种子处理应用。虽然种子处理应用可用于植物发育的较早阶段,但它们的功效通常在大约以地上叶为食的害虫出现并啃食植物叶时下降。
发明内容
令人意外的发现是,利阿诺定受体激动剂对大豆植物提供远超过通常预期的时间段的延长保护,并且在大豆植物的叶生命周期提供保护使其免受地上食叶性害虫侵扰。据预测,这些结果还将适用于其他豆类和/或其他深根植物。已设计昆虫抗性管理项目,其利用该令人意外的结果改善大豆和其他豆类和/或其他深根植物中的作物对鳞翅目和其他无脊椎动物的抗性的有效性和耐久性。
用于本发明的化合物包括二酰胺,并且更具体地讲包括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和/或邻苯二甲酰胺。这些包括如下提供的式1或式2的化合物。
式1:
其中
X为N、CF、CCl、CBr或CI;
R1为CH3、Cl、Br或F;
R2为H、F、Cl、Br或氰基;
R3为F、Cl、Br、C1–C4卤代烷基或C1–C4卤代烷氧基;
R4a为H、C1–C4烷基、环丙基甲基或1-环丙基乙基;
R4b为H或CH3;
R5为H、F、Cl或Br;以及
R6为H、F、Cl或Br。
式2:
其中
R7为CH3、Cl、Br或I;
R8为CH3或Cl;
R9为C1–C3氟代烷基;
R10为H或CH3;
R11为H或CH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锋良种国际有限公司;杜邦公司,未经先锋良种国际有限公司;杜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95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