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41919.9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0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耕平;吉田秀史;木田和寿;八代有史;杉田靖博;小川裕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2F1/1333;G02F1/1337;G02F1/1343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内嵌(in-cell)型的触摸面板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具有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被广泛应用。另外,近年来,出于薄型轻量化、视认性的提高和部件个数削减等成本效益的观点,提案有在显示面板内组装进触摸面板的内嵌(In-Cell)型的带触摸面板功能的显示装置(以下也简称为显示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15是表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截面图,图16是表示从沿图15所示的A-B线的截面看的传感器电极的结构的俯视图。
如图15所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显示装置300,包括在TFT基板301与CF基板302之间夹持有液晶层303的显示面板304。
在CF基板302的绝缘基板311与对置电极319(共用电极)之间,设置有遮光部316(BM)、和由设置于相邻的遮光部316间的多个着色层317(CF)构成的CF层318。另外,在CF层318与绝缘基板311之间设置有作为传感器电极(位置检测电极)的第一电极层312和第二电极层314。在第一电极层312与第二电极层314之间设置有绝缘层313。
如图15和图16所示,第一电极层312具有在第一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的线部312a和从线部312a扩展出的扩展部312b。另外,第二电极层314具有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的线部314a和从线部314a扩展出的扩展部314b。
在显示装置300中,通过检测手指或输入用的笔(检测对象物)接触到显示画面时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来检测接触位置(静电电容方式)。由此,能够用简单的结构检测接触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72581号公报(2010年4月2日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上述显示装置300中,第二电极层314与对置电极319的距离窄,另外对置电极319在显示面板整个面上整面状地形成,所以形成于第二电极层314与对置电极319之间的寄生电容变大,传感器电极的驱动负载变大。因此,存在不能得到充分的SN比(信号对杂音比)、触摸面板的检测性能降低的问题。特别是当显示装置大型化时,SN比的降低变得显著,触摸面板的位置检测性能大幅降低。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点,目的在于在内嵌型的带有触摸面板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降低传感器电极(位置检测电极)的驱动负载来提高位置检测性能。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根据静电电容的变化对检测对象物的指示坐标的位置进行检测的触摸面板功能,该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有源矩阵基板;对置基板;配置在两基板间的液晶层;用于对该液晶层施加电压的像素电极和对置电极;用于检测上述指示坐标的位置的驱动电极和检测电极;与该驱动电极电连接的驱动电极用辅助配线;和与该检测电极电连接的检测电极用辅助配线,
在各像素形成有多个畴,
上述驱动电极用辅助配线和上述检测电极用辅助配线中的至少任一者设置成在俯视该液晶显示装置时与上述多个畴的边界重叠。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配置驱动电极用辅助配线和检测电极用辅助配线,能够减小作为传感器电极(位置检测电极)的检测电极和驱动电极的配线电阻,所以能够减轻传感器电极的驱动负载。由此,能够抑制SN比降低,所以与现有的结构(参照图15)相比,能够提高触摸面板的位置检测性能。另外,驱动电极用辅助配线和检测电极用辅助配线设置成与在畴边界产生的暗线重叠,所以不会导致透射率降低。
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优选上述驱动电极用辅助配线和上述检测电极用辅助配线的线宽比在上述畴的边界产生的暗线的线宽窄。
上述液晶显示装置能够采用如下结构:上述驱动电极用辅助配线和上述检测电极用辅助配线配置成在俯视该液晶显示装置时相互正交,并且,上述驱动电极用辅助配线和上述检测电极用辅助配线中的一者按每N(N为1以上且构成彩色滤光片的颜色数量以下的整数)个像素等间隔地配置,上述驱动电极用辅助配线和上述检测电极用辅助配线中的另一者按每1个像素等间隔地配置。
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优选在上述像素电极和上述对置电极中的至少任一者设置有用于控制上述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的狭缝。
由此,能够容易地实现多畴化。
上述液晶显示装置能够采用如下结构:上述狭缝在各像素中从像素的中心向像素的端部呈放射状地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19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