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3353.3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0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塚本由香里;森田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装置 | ||
1.一种电源装置,具备交流电源以及与该交流电源相连接的二次电池,该电源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具备:
第一开关,其设置于上述二次电池与上述交流电源之间,选择性地将上述二次电池与上述交流电源连接或者切断上述二次电池与上述交流电源之间的连接;以及
接地短路检测单元,其在比上述第一开关更靠近上述二次电池一侧的位置处与上述二次电池连接,检测上述二次电池的接地短路,
其中,上述接地短路检测单元在上述第一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检测上述二次电池的绝缘电阻来检测上述二次电池的绝缘电阻的降低,由此检测上述二次电池的接地短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二次电池经由变换器与上述交流电源相连接,该变换器将从上述交流电源提供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并输出,
上述第一开关设置于上述二次电池与上述变换器之间,选择性地将上述二次电池与上述交流电源连接或者切断上述二次电池与上述交流电源之间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漏电检测单元,其在比上述第一开关更靠近上述变换器一侧的位置处同将上述二次电池与上述变换器之间连接的一对电源线电连接,通过将正极侧的电流与负极侧的电流进行比较来检测漏电;以及
电源部,其在比上述第一开关更靠近上述变换器一侧的位置处与上述变换器电连接,
其中,上述接地短路检测单元在上述第一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的情况下检测上述漏电检测单元的断线,
上述漏电检测单元检测上述电源部的漏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控制上述第一开关和上述接地短路检测单元的控制单元,
上述第一开关具有与上述二次电池的正极相连接的正极开关以及与上述二次电池的负极相连接的负极开关,
在使上述正极开关接通并使上述负极开关断开的状态下由上述接地短路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电压小于规定的电压阈值、且在使上述正极开关断开并使上述负极开关接通的状态下由上述接地短路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电压小于规定的电压阈值的情况下,上述控制单元将上述漏电检测单元判断为正常,
在使上述正极开关接通并使上述负极开关断开的状态下由上述接地短路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电压为规定的电压阈值以上、且在使上述正极开关断开并使上述负极开关接通的状态下由上述接地短路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电压小于规定的电压阈值的情况下,上述控制单元判断为上述漏电检测单元的正极侧异常,
在使上述正极开关接通并使上述负极开关断开的状态下由上述接地短路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电压小于规定的电压阈值、且在使上述正极开关断开并使上述负极开关接通的状态下由上述接地短路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电压为规定的电压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上述控制单元判断为上述漏电检测单元的负极侧异常,
在使上述正极开关接通并使上述负极开关断开的状态下由上述接地短路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电压为规定的电压阈值以上、且在使上述正极开关断开并使上述负极开关接通的状态下由上述接地短路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电压为规定的电压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上述控制单元判断为上述漏电检测单元的接地异常。
5.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连接在上述交流电源与上述变换器之间的第二开关,
上述接地短路检测单元在上述第二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检测上述漏电检测单元的断线。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地短路检测单元在上述变换器中包含的多个开关单元断开的状态下检测上述二次电池的接地短路。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控制上述第一开关和上述接地短路检测单元的控制单元,
上述控制单元在每规定的时间内使上述第一开关断开至少一次以检测上述二次电池的接地短路。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单元在每规定的时间内使上述第一开关断开至少一次以检测上述二次电池的接地短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335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击穿电压Ⅲ‑N耗尽型MOS电容器
- 下一篇:由计算机控制的残疾人助力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