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装置和网络连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43411.2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0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高塚雄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W48/16 | 分类号: | H04W48/16;H04M11/00;H04W16/26;H04W84/10;H04W84/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龚晓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装置 网络 连接 方法 | ||
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通信装置具有:
第1通信控制单元,其使用第1通信方式来进行与期望和外部网络通信的第1通信设备的通信;
第2通信控制单元,其使用第2通信方式进行与能够和所述外部网络通信的第2通信设备的通信;
连接历史记录存储单元,其存储与所述第2通信设备的连接信息以及与所述第2通信设备进行连接时的优先顺序;以及
连接管理单元,其参照所述连接历史记录存储单元,管理与所述第1通信设备和所述第2通信设备的连接,
该通信装置与所述第1通信设备和所述第2通信设备连接,使所述第1通信设备能够经由本通信装置以及所述第2通信设备与所述外部网络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理单元以与所述第1通信设备的连接下的任意一个消息发送/接收为触发,开始进行与所述第2通信设备的连接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理单元以所述第1通信设备对所述外部网络的访问为触发,开始进行与所述第2通信设备的连接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理单元利用因使用所述第2通信设备而产生的计费体系和线路信息中的至少1个信息,自动地设定连接优先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历史记录存储单元存储有所述第2通信设备的对应规范信息的情况下,所述连接管理单元与具有针对所述外部网络的连接规范的所述第2通信设备之间进行连接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通信设备和所述第2通信设备分别为2个以上的情况下,所述连接历史记录存储单元存储如下的所述第1通信设备的信息:将允许被使用的该第2通信设备作为所述第1通信设备与所述外部网络进行通信时使用的所述第2通信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能够与作为所述第1通信设备的第1通信设备A、B连接并且能够与作为所述第2通信设备的第2通信设备A、B连接的情况下,所述连接管理单元当在所述第1通信设备A的通信中使用了所述第2通信设备A、在所述第1通信设备B的通信中使用了第2通信设备B、且所述第2通信设备B也允许所述第1通信设备A的使用的情况下,解除所述第2通信设备A的连接,针对所述第1通信设备A,在与所述外部网络的通信中使用所述第2通信设备B。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理单元在能够处理多个SSID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1通信设备对连接指定的SSID,选择要使用的所述第2通信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能够处理多个密码短语的情况下,所述连接管理单元基于所述第1通信设备对连接指定的密码短语,选择要使用的所述第2通信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多个第2通信设备进行了连接的情况下,所述连接管理单元利用使用各第2通信设备的通信量、线路信息以及被允许连接的所述第1通信设备的信息中的至少1个信息,以分散负载的方式与所述第1通信设备进行连接。
1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通信装置具有:
第1通信控制单元,其使用第1通信方式来进行与期望和外部网络通信的第1通信设备的通信;
第2通信控制单元,其使用第2通信方式进行与能够和所述外部网络通信的第2通信设备的通信;以及
连接管理单元,其进行如下控制,来管理与所述第1通信设备和所述第2通信设备的连接:将在与所述第2通信设备的连接处理和认证处理中所需的信息转换为在所述第1通信设备中能够显示的形式并发送,并从所述第1通信设备取得由所述第1通信设备受理的所述信息,
该通信装置与所述第1通信设备和所述第2通信设备连接,使所述第1通信设备能够经由本通信装置以及所述第2通信设备与所述外部网络进行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341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