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电力控制系统和电力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3447.0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43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小川贵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B60L11/18;B60R16/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鲁山,孙志湧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电力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用于车辆的电力控制系统(10),所述电力控制系统(10)的特征在于包括:
二次电池(7);
充电端子(15),所述充电端子(15)能够连接到交流电源的电源端子;
充电设备(17),所述充电设备(17)被从所述充电端子(15)输入交流电,所述充电设备(17)被配置成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并且将该直流电充电到所述二次电池(7);
放电端子(16),所述放电端子(16)能够连接到交流负荷的电力接收端子和所述充电端子(15);
供电设备(18),所述供电设备(18)被配置成将来自所述二次电池(7)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并且从所述放电端子(16)输出该交流电,所述供电设备(18)包括切断检测部(183);以及
控制装置(20),所述控制装置(20)被配置成控制所述充电设备(17)和所述供电设备(18),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20)被配置成当连接端子被连接到所述充电端子(15)和所述放电端子(16)两者中的每一个时,停止对所述二次电池(7)充电;
所述控制装置(20)被配置成当由所述切断检测部(183)检测到充电停止状态时,继续停止充电,并且所述控制装置(20)被配置成当由所述切断检测部(183)未检测到所述充电停止状态时,通过取消所述充电停止状态,恢复充电,
其中
所述供电设备(18)被配置成将来自所述二次电池(7)的直流电转换成与商用电源的标准频率不同的预定频率的交流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控制系统(10),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20)被配置成当所述连接端子被连接到所述充电端子(15)和所述放电端子(16)两者中的每一个,并且输入到所述充电端子(15)的交流电的频率与所述预定频率匹配时,停止对所述二次电池(7)充电,
所述控制装置(20)被配置成当由所述切断检测部(183)检测到所述充电停止状态时,继续停止充电,并且所述控制装置(20)被配置成当由所述切断检测部(183)未检测到所述充电停止状态时,通过取消所述充电停止状态,恢复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力控制系统(10),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20)被配置成当继续停止充电时,还通知正在发生不适当充电。
4.一种车辆的电力控制方法,所述车辆包括二次电池(7)、能够连接到交流电源的电源端子的充电端子(15)、充电设备(17)、能够连接到交流负荷的电力接收端子和所述充电端子(15)的放电端子(16)、供电设备(18)和控制装置(20),
所述电力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所述充电设备(17),将从所述充电端子(15)输入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并且将该直流电充电到所述二次电池(7);
通过所述供电设备(18),将来自所述二次电池(7)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并且从所述放电端子(16)输出该交流电;
当连接端子被连接到所述充电端子(15)和所述放电端子(16)两者中的每一个时,通过所述控制装置(20)停止对所述二次电池(7)充电;以及
当由在所述供电设备(18)中提供的切断检测部(183)检测到充电停止状态时,继续停止充电,并且当由所述切断检测部(183)未检测到所述充电停止状态时,通过利用所述控制装置(20)取消所述充电停止状态,恢复充电,
其中,
由所述供电设备(18)将来自所述二次电池(7)的直流电转换成与商用电源的标准频率不同的预定频率的交流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控制方法,其中
当所述连接端子被连接到所述充电端子(15)和所述放电端子(16)两者中的每一个,并且输入到所述充电端子(15)的交流电的频率与所述预定频率匹配时,由所述控制装置(20)停止对所述二次电池(7)充电;以及
当由所述切断检测部(183)检测到所述充电停止状态时,由所述控制装置(20)继续停止充电,并且当由所述切断检测部(183)未检测到所述充电停止状态时,取消所述充电停止状态,并且恢复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力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继续停止充电时,通过所述控制装置(20)通知正在发生不适当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344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