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冻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4192.X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3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平山卓也;渡边哲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7/00 | 分类号: | F25B7/00;C09K5/04;F04C18/356;F25B1/00;F25B1/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戚宏梅;杨谦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冻 循环 装置 | ||
相关申请的引用:本申请以2012年8月17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2-181188号的优先权的利益为基础,并且要求该优先权的利益,在本申请中通过引用包含其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在此说明的实施方式普遍涉及具备构成二元冷冻循环的高温侧冷冻循环和低温侧冷冻循环的冷冻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具备构成二元冷冻循环的高温侧冷冻循环和低温侧冷冻循环的冷冻循环装置,例如已知有日本国特开平8-189714号公报所记载的装置。
该专利公报所记载的二元式冷冻循环装置中,在高温侧冷冻循环的压缩机和低温侧冷冻循环的压缩机中,使用相对于制冷剂(冷媒)为非相容性的润滑油。若在压缩机中使用相对于制冷剂为非相容性的润滑油,则与制冷剂一起从压缩机流出的润滑油向压缩机返回的返回性会降低。于是,在上述专利公报所记载的冷冻循环装置中,缩短各冷冻循环中的制冷剂配管的长度来改良润滑油的返回性,并且,与制冷剂配管另外地设置有使用于在高温侧冷冻循环与低温侧冷冻循环之间进行热交换的载热体(热媒)循环的载热体循环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8-1897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述专利公报记载的那样,在使用相对于制冷剂为非相容性的润滑油并且设置了载热体循环路的情况下,会导致系统、复杂化、大型化,从而成本增大。
另一方面,在使用了相对于制冷剂具有相容性的润滑油的情况下,在高温侧冷冻循环的压缩机中,润滑油因高温而粘度降低、以及因高压而制冷剂溶入量增加而被稀释从而粘度较大地降低,导致滑动部的耐磨耗性降低。
近年来,从保护臭氧层的观点出发,要求使用不含氯的制冷剂,但是使用不含有具有作为用于赋予耐载荷性的极压添加剂的功能的氯的制冷剂的话,会导致滑动部的耐磨耗性进而降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冷冻循环装置,在高温侧冷冻循环的高温侧压缩机和低温侧冷冻循环的低温侧压缩机中使用不含氯的制冷剂且使用了相对于制冷剂具有相容性的润滑油的情况下,能够提高高温侧压缩机的滑动部的耐磨耗性,并且,能够减少低温侧压缩机的滑动部的滑动阻力而减少滑动损失。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具备高温侧的冷冻循环和低温侧的冷冻循环,并将高温侧的冷冻循环和低温侧的冷冻循环搭载于同一壳体内,上述高温侧的冷冻循环中,高温侧的压缩机、对被加热流体进行加热的高温侧的冷凝器、高温侧的膨胀装置、中间热交换器的高温侧的流路经由高温侧的制冷剂配管而被连通,沿着高温侧的制冷剂配管循环制冷剂;上述低温侧的冷冻循环中,低温侧的压缩机、中间热交换器的低温侧的流路、低温侧的膨胀装置、低温侧的蒸发器经由低温侧的制冷剂配管而被连通,沿着低温侧的制冷剂配管循环制冷剂,其中,作为制冷剂,使用不含氯的制冷剂,在高温侧的压缩机中使用的高温侧的润滑油和在低温侧的压缩机中使用的低温侧的润滑油相对于制冷剂具有相容性,高温侧的润滑油在40℃下的粘度压力系数比低温侧的润滑油在40℃下的粘度压力系数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对上述冷冻循环装置的高温侧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进行放大表示的俯视的说明图。
图3是对上述冷冻循环装置的低温侧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进行放大表示的俯视的说明图。
图4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的高温侧压缩机的纵截面图。
图4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的低温侧压缩机的纵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者类似部分。根据图1至图6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为了生成热水而使用的冷冻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该冷冻循环装置具有构成二元冷冻循环的高温侧冷冻循环1和低温侧冷冻循环2。这些高温侧冷冻循环1和低温侧冷冻循环2搭载于同一壳体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开利株式会社,未经东芝开利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41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