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4621.3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4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福永庆介;右田贵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50 | 分类号: | H02K3/50;H02K3/12;H02K3/38;H02K5/173;H02K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蔡丽娜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达。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一种在线圈的上方配置有被称为汇流条的具有导电性的部件且借助该部件使线圈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结构的马达。通常,该马达具有与三相中的各相以及中性点对应的多个汇流条。并且,多个汇流条以相互分离的状态保持于由树脂制成的汇流条保持架的内部。例如在日本公开公报第2011-182512号公报、日本公开公报第2012-29445号公报以及日本公开公报第2010-154701号公报中记载了这种以往的具有汇流条的马达。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公报第2011-18251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公报第2012-2944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公开公报第2010-1547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为了使具有汇流条的马达在轴向小型化,优选抑制汇流条的轴向厚度。关于这一点,在特开2010-154701号公报中如下记载:通过将母线环配置在同一平面上,使通过对各母线环进行树脂模制而成的树脂部的轴向厚度变小(0013段)。
但是,在特开2010-154701号公报的结构中,母线环有可能向径向外侧扩大。因此,认为在该结构中,即使能够抑制轴向尺寸,但很难同时抑制马达整体的径向尺寸。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在径向扩大汇流条单元能够减少汇流条的轴向层叠数且还能够抑制马达整体的径向尺寸的马达。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申请的例示性的第一发明的马达具有:静止部;以及旋转部,其被支承为能够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静止部包括:多个线圈;由金属制成的汇流条;以及由树脂制成的汇流条保持架。多个线圈沿周向排列。汇流条位于多个线圈的上方,且汇流条与构成线圈的导线电连接。汇流条保持架保持汇流条。旋转部包括轴和转子。轴沿中心轴线配置。转子位于多个线圈的径向内侧,且转子固定于轴。汇流条包括板状部和多个端子。板状部沿与中心轴线大致正交的平面扩展。多个端子从板状部向上方延伸且与导线的端部电连接。由汇流条以及汇流条保持架构成的汇流条单元与转子在轴向重叠。
发明效果
通过本申请的例示性的第一发明,和汇流条单元与转子在轴向不重叠的情况相比,能够在径向扩大汇流条单元且能够抑制马达整体的径向尺寸。并且,只要在径向扩大汇流条单元,就能够减少汇流条的轴向层叠数。其结果是,能够抑制马达的轴向尺寸。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的纵剖视图。
图2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的纵剖视图。
图3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的俯视图。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枢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的连接结构的图。
图7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的连接结构的图。
图8是变形例所涉及的马达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申请中,分别将与马达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称作“轴向”,将与马达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称作“径向”,将沿以马达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称作“周向”。并且,在本申请中,将轴向作为上下方向,相对于线圈以汇流条侧为上对各部分的形状和位置关系进行说明。但是,该上下方向的定义不限定本发明所涉及的马达在制造时以及使用时的朝向。
并且,在本申请中,“平行的方向”还包括大致平行的方向。并且,在本申请中,“正交的方向”还包括大致正交的方向。
<1.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1A的纵剖视图。如图1所示,该马达1A包括静止部2A和旋转部3A。旋转部3A被支承为能够以中心轴线9A为中心旋转。
静止部2A包括汇流条51A、汇流条保持架52A以及多个线圈43A。多个线圈43A沿周向排列。汇流条51A由金属制成,且位于多个线圈43A的上方。构成线圈43A的导线与汇流条51A电连接。并且,汇流条51A保持于由树脂制成的汇流条保持架52A。
旋转部3A包括轴31A以及转子32A。轴31A沿中心轴线9A配置。转子32A位于多个线圈43A的径向内侧,且转子32A固定于轴31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46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