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永磁体、电动机及发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5774.X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1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堀内阳介;樱田新哉;冈本佳子;萩原将也;小林刚史;远藤将起;小林忠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1F1/055 | 分类号: | H01F1/055;C22C1/04;C22F1/10;H01F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宋俊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体 电动机 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实施方式的发明涉及永磁体、电动机及发电机。
背景技术
高性能稀土类磁体例如已知有Sm-Co类磁体、Nd-Fe-B类磁体等。这些磁体中,Fe、Co有助于饱和磁化的增大。这些磁体中还包含Nd、Sm等稀土类元素,从而会由于晶场中稀土类元素的4f电子的运动带来很大的磁各向异性。由此,可得到很大的矫顽力,从而实现高性能的磁体。
这样的高性能磁体主要用于电动机、扬声器、测量仪等电气设备。近年来,各种电气设备的小型轻量化、低功耗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应对这种要求,追求永磁体的最大磁能积(BHmax)得到了提高的更高性能的永磁体。另外,近年来提出了可变磁通型电动机的技术,其有助于电动机的高效化。
Sm-Co类磁体的居里温度较高,因此能够在高温下实现良好的电动机特性,但希望实现进一步的高矫顽力化和高磁化,并希望进一步改善矩形比。对于Sm-Co类磁体的高磁化,认为提高Fe的浓度是有效的,但在现有的制造方法中提高Fe的浓度会导致矩形比有下降的趋势。因此,为了实现高性能的电动机用磁体,需要有在高Fe浓度组成下既能改善磁化又能实现良好的矩形比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1211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通过控制Sm-Co类磁体中的金属组织来提供高性能的永磁体。
实施方式的永磁体具备:以组成式RpFeqMrCutCo100-p-q-r-t(式中,R是选自稀土类元素中的至少一种元素、M是选自Zr、Ti、Hf中的至少一种元素、p是满足10.5≤p≤12.5原子%的数、q是满足23≤q≤40原子%的数、r是满足0.88≤r≤4.5原子%的数、t是满足4.5≤t≤10.7原子%的数)所表示的组成;以及包含Th2Zn17型晶相和Cu浓度要比Th2Zn17型晶相要高的富Cu相的金属组织,其中,在Th2Zn17型晶相的包含c轴的截面上,存在于1μm见方的面积内的富Cu相彼此的交点数为10点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TEM明亮视野图像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2是表示TEM-EDX的匹配结果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3是表示永磁体电动机的图。
图4是表示可变磁通电动机的图。
图5是表示发电机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永磁体进行说明。
<永磁体的结构例>
本实施方式的永磁体具备以如下组成式表示的组成:
RpFeqMrCutCo100-p-q-r-t(式中,R是选自稀土类元素中的至少一种元素、M是选自Zr、Ti、Hf中的至少一种元素、p是满足10.5≤p≤12.5原子%的数、q是满足23≤q≤40原子%的数、r是满足0.88≤r≤4.5原子%的数、t是满足4.5≤t≤10.7原子%的数)。
上述组成式中的R是能够给磁体材料带来很大的磁各向异性的元素。R元素可以使用例如选自包含钇(Y)的稀土类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等,可以使用例如钐(Sm)、铈(Ce)、钕(Nd)、镨(Pr)等,特别优选使用Sm。例如,在使用含Sm在内的多个元素来作为R元素的情况下,通过将Sm的浓度设为能适用于R元素的所有元素的50原子%以上,从而能够提高磁体材料的性能例如矫顽力。
更优选的是将Sm设为能适用于R元素的元素的70原子%以上。能适用于R元素的元素均可以给磁体材料带来很大的磁各向异性,例如通过将能适用于R元素的元素的浓度设为10.5原子%以上且12.5原子%以下,从而能够增大矫顽力。当能适用于R元素的元素的浓度小于10.5原子%时,多余的α-Fe会析出从而使矫顽力变小,而当能适用于R元素的元素的浓度超过12.5原子%时,饱和磁化会下降。从而,能适用于R元素的元素的浓度优选为10.7原子%以上且12.3原子%以下,更优选的是10.9原子%以上且12.1原子%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57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继电器
- 下一篇:以太网中的高阶多输入多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