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过顶实况媒体递送中的广告插入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5809.X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6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K.J.马;R.希基;R.奈尔;P.特维戴尔;D.比亚吉尼;J.徐;P.纳瓦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266 | 分类号: | H04N21/266;H04N21/2668;H04N21/44;H04N21/458;H04N21/61;H04N21/81;H04N21/854;H04N21/858;G06Q30/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徐予红;汤春龙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实况 媒体 递送 中的 广告 插入 方法 系统 | ||
提供一种方法用于通过检测实况内容流中的广告置换机会并准备用于分段的HTTP自适应流传输递送的无缝置换的内容来执行内容过顶递送中的瞄准的广告插入。该方法包括提供用于瞄准的递送的多阶段基于代理的片段置换。该方法利用标准HTTP自适应流传输客户端透明地提供工作。还指定一种系统用于实现根据该方法提供的客户端和服务器内容递送基础设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顶(over-the-top)(OTT)媒体递送以及更确切地来说涉及准实时流传输媒体的瞄准的广告置换。
背景技术
准实时递送协议因为其简单、能够通过使用速率适配来适应变化的网络状况以及使用商品HTTP递送基础设施以低成本部署而流行用于OTT媒体递送。OTT媒体递送典型地依赖于基于片段的检索范例(segment-based retrieval paradigm)。HTTP自适应流传输使用多个编码(每个以不同比特率、分辨率和/或帧速率编码),从而使客户端能够为其本地网络状况选择适合的编码。使用清单来将编码信息传达到客户端。还使用清单来指示片段检索位置。对于实时(实况)内容,由客户端实时地产生和检索片段和清单列表。
发明内容
无论使用传统广播技术还是较新的OTT技术,媒体递送的一个常见方面是作为一种广告支持的商业运作模式需要将广告插入到正在递送到客户的媒体中。传统线性电视典型地基于地区插入广告,然后将最终的流广播到该地区中的所有观看者。但是,基于HTTP的递送的单播属性允许更具个性化地广告递送。OTT递送中的瞄准的广告需要交替广告插入范例。
披露用于过顶(OTT)媒体递送中的瞄准的广告置换的方法和装置。所披露的OTT递送系统包括实况流处理器、HTTP客户端和广告片段代理,它们统一地包括可以不同方式用于广告置换的多种机制。
在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方法用于动态地将广告元数据插入到实时生成的片段和清单文件中以便能够实现瞄准的广告置换。该方法可以部分地由实况流处理器来执行以便通过内容递送网络(CDN)进行OTT递送,该实况流处理器用于创建的媒体片段。在一个实施例中,实时输入流是线性电视馈送。在一个实施例中,线性电视馈送包含提示音,提示音指示即将来临的广告荚(Pod)(间歇)、每个广告荚的开始和每个广告荚的结束。在一个实施例中,提示音符合电缆电信工程师协会(SCTE)数字视频附属委员会SCTE-35数字节目插入电缆提示消息的规范。在一个实施例中,SCTE-35节目描述符描述广告荚的结构(即,广告的数量和每个广告的时长)。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使用标注(callout)来确定广告荚的结构(即,广告的数量和每个广告的时长)。在一个实施例中,标注消息符合电缆电信工程师协会(SCTE)数字视频附属委员会SCTE-130数字节目插入 – 广告系统的规范。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使用时间标记(例如,对应于MPEG-TS帧的广播或呈示时间的系统时间,或与节目开始的时间偏移量)提前定义和带外指定广告荚(间歇)。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将广告荚的结构(即,广告数量和每个广告的时长)与带外广告荚偏移量信息包含在一起。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视频多广告播放列表(VMAP)来指定带外广告荚信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使用定制XML格式来指定带外广告荚信息。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公知的,有多种方法和协议可用于提供带外广告荚信息。应该理解,任何此类方法适于与本发明一起使用。
广告荚结构用于定义实时流内的广告边界。然后在广告边界上创建片段,并将元数据插入到这些片段和清单文件中以指示广告的开始和结束。将指示即将开始的广告的元数据插入到位于广告边界之前的片段和清单文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将广告决策服务器、节目标识符和广告点(置放)信息包含在元数据中以使客户端和中间媒介发出瞄准的广告置放请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立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爱立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58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