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体识别分离提取装置及检体识别分离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6433.4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9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亨;月井健;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15/14 | 分类号: | G01N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益华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8 | 代理人: | 郭红丽;赵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识别 分离 提取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对目标检体进行分离提取时防止目标检体损伤和污染并且能够实现分离提取处理的快速化的检体识别分离提取装置。控制机构(64)基于検体(S)的光信息算出目标检体的流速V,并且基于流速V,算出检体(S)到达分离提取喷嘴前端的时间T。并以能够在该时间T经过前将分离提取喷嘴前端浸渍到回收容器(69)内的液体中的方式移动回收容器(69)。然后,将从分离提取喷嘴(14)的前端(14b)排出的包含检体(S)的分离提取溶液(86)分离提取到回收容器(69)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体识别分离提取装置及检体识别分离提取方法,其对分散在液体中的作为被测定对象的检体进行识别,并基于识别结果对目标检体进行分离提取。
背景技术
现有的检体识别分离提取装置作为用于识别、分离提取细胞等微小检体的装置广泛用于医疗领域的研究、检测等。于是,近些年,在研究及检测机构中,迫切希望能够在不破坏检体的情况下实现识别、分离提取,并且加快这些处理,由此提高研究、检测的效率。
检体识别分离提取装置一般由检测部和分离提取部构成。检测部检测对单一检体照射光而得到的光信息。另外,分离提取部基于检测结果回收所需的检体,废弃不需要的检体。
图17是表示现有检体识别分离提取装置中的分离提取部的构成之一例的图,图18(a)~(g)是表示上述分离提取部的动作之一例的图。
在图17所示的分离提取部,在分离提取喷嘴101的前端以规定压力形成有包含目标检体102的液滴103或液流。该液滴103或液流如果包含非目标检体104,则被排出到排液槽105(图18(a)),而如果包含目标检体102,则排液槽105向下方退避后,进一步横向移动(图18(b)~(c)),通过未图示的移动机构将回收容器106在上下方向移动,并插入充满液体107的回收容器106中,进行目标检体102的分离提取(图18(d))。然后,进行上述动作的反向动作,将排液槽105恢复到图18(a)的位置,结束分离提取处理(图18(e)~(g))。根据该构成,不对检体使用超声波、高电压来形成液滴,不施加多余的负荷即可进行分离提取,所以例如以活体细胞为对象的情况下,期待分离提取后的高存活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413921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上述现有构成存在以下问题。即,因为目标检体在进入回收容器前从分离提取喷嘴前端被排出,所以存在目标检体与分离提取喷嘴前端的端面、外壁接触导致损伤、污染的问题。另外,目标检体不限于位于从分离提取喷嘴前端排出的液滴的中央,在位于该液滴与外部气体的界面的情况下,有时因表面张力而受到损伤。特别是目标检体为活体细胞、脆弱细胞等的情况下,有可能伴随细胞破坏,分离提取后的细胞存活率下降,导致作业效率下降。
另外,在由排液槽回收非目标检体的构成中,为了分离提取一个目标检体,需要以下多个工序:排液槽向下移动及横向移动、回收容器向上移动及向下移动、及排液槽横向移动及向上移动,难以实现分离提取处理的快速化。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对目标检体进行分离提取时防止检体的损伤和污染、并且实现分离提取处理的快速化的检体识别分离提取装置及检体识别分离提取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64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偏光板
- 下一篇:用于核型分析的细胞样本的受控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