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聚酰胺酸酯的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和液晶显示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6751.0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36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石井秀则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7 | 分类号: | G02F1/1337;C08G73/10;C08L7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胡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聚酰胺 液晶 取向 液晶显示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聚酰胺酸酯的液晶取向剂、以及由该液晶取向剂得到的液晶取向膜。
背景技术
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等中使用的液晶显示元件通常在元件内设有用于控制液晶的取向状态的液晶取向膜。作为液晶取向膜,迄今为止主要使用的是将以聚酰胺酸(ポリアミド酸)等聚酰亚胺前体或可溶性聚酰亚胺的溶液为主要成分的液晶取向剂涂布于玻璃基板等并烧成而得的聚酰亚胺类的液晶取向膜。
随着液晶显示元件的高清晰化,基于液晶显示元件的对比度下降的抑制和残影现象的减少这样的要求,对液晶取向膜而言,除了优异的液晶取向性和稳定的预倾角的显现外,高电压保持率、因交流驱动而产生的残影的抑制、施加直流电压时残留电荷少和/或因直流电压而蓄积的残留电荷的缓和快这样的特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聚酰亚胺类的液晶取向膜中,为了应对上述要求,提出了各种提案。例如,作为因直流电压而产生的残影消失所需的时间短的液晶取向膜,提出了使用除了聚酰胺酸和含酰亚胺基的聚酰胺酸以外还含有特定结构的叔胺的液晶取向剂的液晶取向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及使用含有将具有吡啶骨架等的特定二胺化合物用作原料的可溶性聚酰亚胺的液晶取向剂的液晶取向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9-3162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10-1046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具有以上所述的由含有聚酰胺酸或聚酰亚胺的液晶取向剂而得的液晶取向膜的液晶显示元件因直流电压而蓄积的残留电荷缓和快。但是,上述液晶取向膜由于氨基、亚氨基和含氮杂环中的氮原子因空气中的氧等而氧化,所得的膜的透射率变低。
另一方面,本发明人经研究而明确,通过使用作为聚酰亚胺前体的聚酰胺酸酯,因直流电压而蓄积的残留电荷缓和变快、且膜透射率变高。
也就是说,通过使用含有具有氨基、亚氨基和含氮杂环的聚酰胺酸酯的液晶取向剂,可得到因直流电压而蓄积的残留电荷缓和快、且膜透射率高的液晶取向膜。
但是,在含有用4,4-二氨基二苯胺或其衍生物作为二胺、用芳香族四羧酸衍生物作为四羧酸衍生物的聚酰胺酸酯的液晶取向剂中,使用芳香族四羧酸的甲酯的液晶取向剂的聚合物的溶解性差,有时聚合物的析出及滤器堵塞成为问题。
再者,使用碳数3以上的长链烷基的酯的液晶取向剂的印刷性差,有时无法得到均一的聚酰亚胺膜。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得到因直流电压而蓄积的残留电荷缓和快、且膜透射率高的液晶取向膜,并且能够同时规避聚合物析出的问题和印刷性的问题的液晶取向剂。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们发现,通过在用4,4’-二氨基二苯胺或其衍生物作为二胺、用芳香族四羧酸衍生物作为四羧酸衍生物的聚酰胺酸酯中,使用乙酯作为芳香族四羧酸的酯,可以使得因直流电压而蓄积的残留电荷的缓和变快、且膜透射率变高,并且可同时规避聚合物析出的问题或滤器堵塞的问题、及印刷性的问题。
如此,本发明是基于上述发现的发明,具有下述技术内容。
1.液晶取向剂,含有聚酰胺酸酯和有机溶剂,该聚酰胺酸酯具有下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和下式(2)表示的结构单元,所述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相对于来自四羧酸衍生物的全部结构单元1摩尔为30~100摩尔%,且所述式(2)表示的结构单元相对于来自二胺的全部结构单元1摩尔为20~100摩尔%,
【化1】
式(1)中,X1为4价芳香族基团,R1为乙基。
【化2】
式(2)中,R2为氢原子或碳数1~5的烷基,氢原子和碳数1~5的烷基可混杂存在,A1和A2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甲基。
2.如上述1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中,还含有表面张力比所述有机溶剂低的溶剂。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中,式(1)中的X1为苯环。
4.如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中,式(2)中的R2为氢原子或甲基。
5.如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中,式(2)中的A1和A2为氢原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67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影盒、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 下一篇:背光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