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型加工性优异的铁素体系不锈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6801.5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98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寒川孝;太田裕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C22C38/54;C21D9/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苗堃;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素体系不锈钢板 成型加工性 铁素体系不锈钢 抗皱性 拉深 | ||
本发明提供满足深拉深性和抗皱性的成型加工性优异的铁素体系不锈钢板。该铁素体系不锈钢板以质量%计,含有C:0.010~0.070%、Si:1.00%以下、Mn:1.00%以下、P:0.040%以下、S:0.010%以下、Al:0.150%以下、Cr:14.00~20.00%、Ni:1.00%以下、N:0.010~0.060%,进而,含有V:0.005~0.100%、B:0.0001~0.0050%且满足V/B≥10,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于建筑物的厨房器具、家庭用品、电气化产品、汽车部件等用途的铁素体系不锈钢板,特别涉及满足深拉深性和抗皱性(ridging resistance)的成型加工性优异的铁素体系不锈钢板。应予说明,本发明中的钢板包括钢带、钢板、箔材。
背景技术
铁素体系不锈钢作为耐腐蚀性优异的材料而被广泛用于以家庭用品、汽车部件为代表的各种产业领域。该铁素体系不锈钢比含有大量Ni的奥氏体系不锈钢低廉。但是,通常加工性差,例如在实施成型加工时,容易产生被称为起皱的表面缺陷,不适合实施深拉深加工等强加工的用途。另外,铁素体系不锈钢还存在塑性应变比(r值)的面内各向异性(Δr)也大而在深拉深加工时容易引起不均匀的变形的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扩大铁素体系不锈钢板的应用范围,要求提高作为深拉深性的指标的r值,降低塑性应变比的面内各向异性(Δr),进而改善抗皱性。
针对这样的要求,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加工性优异的铁素体系不锈钢,其含有C:0.03~0.08%、Si:0.4%以下、Mn:0.5%以下、P:0.03%以下、S:0.008以下、Ni:0.3%以下、Cr:15~20%、Al:N×2~0.2%以下、N:0.01%以下,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加压成型性优异的耐热铁素体系不锈钢,其含有Cr:11.0~20.0%、Si:1.5%以下、Mn:1.5%以下、C%+N%:0.02~0.06%、Zr:0.2~0.6%,并且Zr%=10(C%+N%)±0.15%,余量实质上由Fe构成。另外,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成型性优异的铁素体系不锈钢板,其特征在于,以mass%计,含有C:0.02~0.06%、Si:1.0%以下、Mn:1.0%以下、P:0.05%以下、S:0.01%以下、Al:0.005%以下、Ti:0.005%以下、Cr:11~30%以下、Ni:0.7%以下,并且以与C含量的关系计满足0.06≤(C+N)≤0.12和1≤N/C的方式含有N,进而以与N含量的关系计满足1.5×10-3≤(V×N)≤1.5×10-2的方式含有V,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此外,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耐腐蚀性优异的铁素体系不锈钢,其以重量%计,含有C:0.02%以下、Si:1.0%以下、Mn:2.0%以下、Cr:11~35%、Ni:0.5%、N:0.03%以下、V:0.5~5.0%,余量由铁和附带的杂质构成。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2-2491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4-112319号公报
专利文献3:专利第358488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昭59-1932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中,由于以低N为前提,所以存在无法避免制钢工序中成本增高的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技术中,由于添加大量的Zr,所以钢中的夹杂物量增加,存在无法避免由此引起的表面缺陷的产生的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技术中,作为成型性的指标,以提高伸长率、r值和改善抗皱性为目的。然而,对于降低面内各向异性(Δr)完全没有考虑,在成型加工性方面存在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68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