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板材及其安装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80047663.2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9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彼得·林德伯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德墙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40 | 分类号: | E04C2/40;E04B2/74;E04B2/78;E04B2/80;E04F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归莹;张颖玲 |
地址: | 瑞典厄***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板材 及其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用于将覆层安装到大型建筑物中和大型建筑物上,例如安装到内墙、底板、天花板和外立面上。特别地,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的建筑板材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2的前序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存在多种用于将覆层(例如,呈木制面板的形式或相似物)安装到房屋的墙壁上的方案。此外,存在已经确定的用于将其它种类的墙壁覆盖物(例如,石膏板、木纤维板或多层胶合木板)安装在房间内的方法。后一种方法的共同的特质在于,要求细致的测量以完成覆盖物的不同墙壁元件之间的美观的接合。将美观的外表与简单并且低成本的制造相结合被证明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举例而言,WO 2010/044728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建筑板材的方法,其中第一防护层被布置在平坦的支撑体上。随后,边缘衬条被优选地沿防护层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布置,并且边缘衬条之间的空间被可硬化物质(例如,石膏)填充。随后,第二防护层在可硬化物质凝固硬化之后被布置在可硬化物质的顶部。因此,获得了具有集成的边缘衬条的建筑板材,对该建筑板材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允许两个或更多个建筑板材在支撑体上有效地互连(例如,沿着房屋的墙壁)。与现有技术相关的问题
上述的用于制造建筑板材的方案使得能够完成用于覆盖地板、天花板或墙壁的板材,所述板材既实现了美观的接合,从设计的观点出发又是强健的。但是,将该建筑板材铺附到例如为包括壁骨(studs)的结构的支撑结构上并不十分容易,因为这需要一组螺钉来将每个建筑板材机械地连接至所述支撑结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解决方案,通过该解决方案能够以低成本、简单且安全的方式将建筑板材安装到支撑结构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目标通过首先描述的建筑板材来实现,其中,第一类型卡合构件或第二类型的卡合构件包括用于接纳至少一个夹紧元件的凹槽,以便将所述第一建筑板材和所述第二建筑板材固定并保持到所述支撑结构的壁骨上。
这种建筑板材是有利的,因为其构造有利于将该建筑板材安装到包括壁骨的建筑结构上。
根据本发明的此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类型的卡合构件被布置在所述建筑板材的第一边缘结构中。所述第一边缘结构可进一步包括被集成到所述建筑板材中的第一边缘板条。相应地,所述第二类型的卡合构件被布置在所述建筑板材的第二边缘结构中,所述第二边缘结构可包括集成到所述建筑板材中的第二边缘板条。
根据本发明的此方面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边缘板条和所述第二边缘板条基本上由铝、塑料、橡胶、木材或MDF【中密度纤维板】中的一种构成。根据建筑的类型以及待使用该建筑板材的环境,这些材料都是有利的。此外,框架元件可包括陶瓷材料、石膏、玻璃、混凝土、矿物棉或纸板。根据建筑的类型以及待使用该建筑板材的环境,这些材料同样是有利的。
根据本发明的此方面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边缘板条在产生框架元件的制造过程中(例如通过铸造)被集成到所述建筑板材中。因此,所述边缘板条可由与框架元件不同的其它材料制成,并且所述边缘板条和框架元件的材料特性能够适于对各自的相应部分的要求,例如耐久性、加工能力和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此方面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卡合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构成框架元件的一部分。此处,所设想的所述卡合构件的横截面轮廓通过在框架元件为固体时从该框架元件上去除材料来产生。这是令人满意的,因为能够实现建筑板材的非常简单且高效的制造工艺。
根据本发明的此方面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类型的卡合构件为凹类型,并且所述第二类型的卡合构件为凸类型。因此,使得安装方法尤为简单。
根据本发明的此方面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建筑板材的至少主侧面被防护层覆盖,所述防护层覆盖相应的主侧面。所述防护层赋予建筑板材以耐久性并且为建筑板材提供美观的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目标通过首先描述的方法来实现,其中,夹紧元件的第一支腿被插入到所述第一类型的卡合构件或所述第二类型的卡合构件的凹槽中。通过将第二建筑板材的第二类型的卡合构件插入到第一建筑板材的第一类型的卡合构件中,使得第二建筑板材与第一建筑板材互连。于是,第二建筑板材被安装到所述支撑结构上,使得所述第二建筑板材的第一边缘侧面理解所述支撑结构的壁骨。通过上文中的描述并参照所提出的建筑板材,本方法的有点将变的更加清晰。
附图说明
下面将将借助实施例来更加详细地阐述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仅以示例的方式并参照附图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德墙材有限公司,未经万德墙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76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