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操作式书写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9623.1 | 申请日: | 2013-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1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久保田正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百乐 |
主分类号: | B43K24/06 | 分类号: | B43K24/06;B43K5/16;B43K5/1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于靖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操作 书写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操作式书写工具,该旋转操作式书写工具是前方笔杆与后方笔杆能够分离的书写工具,其中,通过对后方笔杆进行旋转操作,书写体的前端部从前方笔杆的前方部突出。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各种旋转操作式书写工具,其前方笔杆与后方笔杆能够分离,通过对后方笔杆进行旋转操作,书写体的前端部从前方笔杆的前方部突出。例如,在本发明的申请人所申请的日本特开2007-320209中详细地公开了这种旋转操作式书写工具的一例。
图9是在日本特开2007-320209中公开的旋转操作式书写工具的剖视图。该旋转操作式书写工具是钢笔101,尾盖103配设于笔杆主体102的后方部,两者形成笔杆104。笔杆主体102通过在前方内筒105与后方内筒106上分别覆盖前轴部件107与后轴部件108而构成,其中,所述前方内筒105与所述后方内筒106是通过螺合外螺纹部105a与内螺纹部106a而结合的。
在笔杆主体102的前方内筒105的前方部还安装有中空管109,在中空管109的前方部还安装有由橡胶材料形成的弹性尖头110。并且,在弹性尖头110的倾斜前端面110a上配设有通过扭转弹簧111的弹力而封闭的盖体112。
安装于中空管109中的轴棒113贯穿插入扭转弹簧111的线圈部111a,该轴棒113也贯穿插入盖体112下端的被配置为夹持线圈部111a的两侧的反卷部112a。由此,盖体112能够以轴棒113为支点进行开闭。
另外,形成于扭转弹簧111的前端侧的返回部111b卡止于将盖体112的上方弯曲而成的卡止部112b上,扭转弹簧111的后方臂部111c抵接于中空管109的侧面。由此,扭转弹簧111始终将盖体112弹向弹性尖头110侧。
然后,在笔杆主体102的内部配设有作为钢笔构造的书写体114。书写体114在书写体主体114a的前方具有作为书写前端部114b的笔体,在书写体主体114a的后方具有收纳钢笔用墨的墨胆114c。
另外,在形成于书写体主体114a的中间部的阶梯部114d与中空管109的后端部109a之间配设有螺旋弹簧115。螺旋弹簧115具有始终将书写体114弹向后方的功能。另外,设置于书写体主体114a上的引导突起114e有间隙地嵌入到形成于前方内筒105的内表面的滑动槽105b中。由此,书写体114能够不旋转地前后移动。
另外,形成于后方内筒106的后端的外螺纹部106b与圆筒状的尾盖内筒116的内螺纹部116a相螺合。
具有螺旋状的凸轮槽117a的凸轮筒117配设于尾盖内筒116的内部。另外,通过凸轮筒117的外螺纹部117b与尾盖103的内螺纹部103a相螺合,凸轮筒117能够与尾盖103一体地旋转。
在凸轮筒117的内部配设有按压体118。像突起的销钉头部那样的形状的凸轮突起118a突出设置于按压体118的侧面。凸轮突起118a有间隙地嵌入到凸轮槽117a中,并且,凸轮突起118a也有间隙地嵌入到形成于尾盖内筒116的长度方向上的缝隙116b中。在图9的例子中,分别轴对称地设置有两个凸轮槽117a以及缝隙116b,凸轮突起118a也与上述两个凸轮槽117a以及缝隙116b相对应地设置于两处。
在按压体118的前端部设置有直径增大的凸缘118b,使书写体114的墨胆114c的后端抵接于该凸缘118b上。螺旋弹簧115经由书写体114将按压体118始终弹向后方,将安装于凸缘118b的后部的橡胶制的O型环119抵接于形成在后方内筒106的内表面的檐部106c上。因此,如图9所示的那样,在书写前端部114b没入笔杆主体102内的状态下,通过盖体112与弹性尖头110相抵接来确保笔杆主体102的前方部的气密性,通过O型环119与檐部106c相抵接来确保笔杆主体102的后方部的气密性,结果,笔杆主体102的内部得以密闭。
接下来,图10是示出使书写前端部114b从笔杆主体102突出的状态的图。
如果尾盖103朝向右方向(图中箭头方向)旋转,则凸轮筒117也与其一体地向右旋转,有间隙地嵌入到凸轮筒117的凸轮槽117a中的凸轮突起118a也受到向右旋转的力的作用。这里,由于凸轮突起118a也有间隙地嵌入到尾盖内筒116的缝隙116b中,因此不能向右旋转,凸轮突起118a以该缝隙116b为引导并向螺旋状的凸轮槽117a的前方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百乐,未经株式会社百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96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