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构网状网络和其中使用的多无线电接入技术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9717.9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4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拉杰什·库马尔·弥沙;凯特基·阿加瓦尔;斯瑞德哈·杜尼普迪;斯蒂文·保罗·帕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并行无线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06 | 分类号: | H04W8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李晓冬 |
地址: | 美国新罕***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状 网络 其中 使用 无线电 接入 技术 节点 | ||
1.一种网状网络,所述网状网络包括至少两个动态网状节点,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动态网状节点中的每个动态网状节点包括多无线电接入技术架构,所述多无线电接入技术架构包括:
至少两种无线电接入技术,用于提供对核心网的接入;以及
提取层,其通信地耦合至所述至少两种无线电接入技术,所述提取层用于接收数据并且将所述数据转换为协议不可知数据,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动态网状节点被配置为:
响应于来自计算云部件的、关于环境状况方面的查询,向所述计算云部件发送环境状况;
响应于所述计算云部件已经对所述环境状况进行了处理,从所述计算云部件接收指令;以及
响应于所接收的指令来更改操作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状网络,其中,所述多无线电接入技术架构还包括空白频段频率架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状网络,其中,所述多无线电接入技术架构还包括被耦合到各种频率架构的LTE、LTE-A、CDMA或Wi-Fi。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状网络,其中,所述多无线电接入技术架构包括网状回传链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状网络,其中,所述网状回传链路还包括授权频率架构、非授权频率架构或空白频段频率架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状网络,其中,所述网状回传链路能够使用LTE、LTE-A、3G或CDMA技术来执行回传功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状网络,还包括所述计算云部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状网络,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动态网状节点使用动态路由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状网络,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动态网状节点为多RAT节点,所述多RAT节点包括:
a.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接入、回传和普通功能;
b.接入硬件,所述接入硬件被耦合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
c.回传硬件,所述回传硬件被耦合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
d.RF前端,所述RF前端被耦合于所述接入硬件或所述回传硬件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e.定时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状网络,还包括提取层。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状网络,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动态网状节点使用动态路由表,并且其中,所述动态路由表由所述动态网状节点或所述计算云部件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构建,并且所述动态网状节点或所述计算云部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基于至少一个环境状况来确定路由路径。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状网络,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动态网状节点还包括第一接入无线电和第二接入无线电,所述第一接入无线电和所述第二接入无线电能够在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上进行发送。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状网络,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动态网状节点还包括第一接入无线电和第二接入无线电,所述第一接入无线电和所述第二接入无线电能够使用第一协议和第二协议进行发送。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状网络,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动态网状节点还包括第一接入无线电和第二接入无线电,所述第一接入无线电和所述第二接入无线电能够使用第一双工方案和第二双工方案进行发送。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状网络,其中,所述计算云部件是被托管于云中的服务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网状网络,还包括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当被运行时对所述网状网络的环境状况进行评估的软件或固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并行无线公司,未经并行无线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971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牵引式残膜回收机
- 下一篇: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停用指示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