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资金转账处理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49794.4 | 申请日: | 2013-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4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S·卡普尔;R·A·比安考 | 申请(专利权)人: | MTS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40 | 分类号: | G06Q20/4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宿小猛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资金 转账 处理 系统 方法 | ||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2012年7月24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3/556704的优先权。所提及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而全文并入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处理资金转账(fund transfer)事务,并且特别涉及在账户信息的多因素验证之后基本实时地处理资金转账事务。
背景技术
在传统模式中,个体通过拜访发薪日借贷地点请求资金,诸如发薪日贷款资金(loan fund)。发薪日贷款资金是小额、短期贷款,其打算要覆盖借款者的直到他或她的下一发薪日之前的消费。出借者提供要在借款者的下一发薪日被偿还的短期的、无担保的贷款。典型地,借款者向出借者开具为贷款加费用的全额的延期支票。在到期日,借款者要回到地点以亲自偿还贷款。如果借款者没有亲自偿还贷款,则出借者将兑换该支票。
当前,所请求的贷款资金可能花费若干日才被转账至借款者的金融账户,诸如支票账户或储蓄账户。例如,贷款支票存款或者自动清算(“ACH”)转账可能花费更长时间。这是不希望的,因为典型地,请求贷款资金的借款者通常需要非常快地获得这笔资金。此外,借款者以及他/她的账户需要被正确地识别和验证以确保资金被安全转账。诸如携带现金离开发薪日贷款地点的其它问题也是不希望的。
常规的系统遭受到这些以及其它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现,各种系统和方法可解决现有系统的这些以及其它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现,各种系统和方法可处理资金转账事务(例如,借贷事务(lending transaction))。系统和方法可通过接收用户对于贷款资金量(例如,发薪日贷款资金量)的请求、第一标识信息(诸如,例如与用户相关联的支付卡(例如,信用卡或借记卡)号码)、以及第二标识信息(诸如,例如支付卡的个人识别号码(PIN)),来处理借贷事务。账户(诸如,例如与第一标识信息相关联的银行账户)可被确定。账户的身份可基于第二标识信息被验证。可发起所请求的贷款资金量到被识别的账户中的存入。所请求的贷款资金量可基本上在被识别的账户被验证之后被立即存入。
因此,请求贷款资金(例如,发薪日贷款资金)的个人在接收这些贷款时不需要面对严重的延期。此外,在个人的身份已经通过他/她提供的第一标识信息(例如,在发薪日借贷地点)被检验的情况下,个人的第二标识信息(没有在借贷地点被提供)可被用于确保资金被转账至与该个人相关联的账户。第二标识信息可通过经由自动交互式语音应答(“IVR”)系统呼叫个人而被接收。这样,因为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可被分别提供,因此借贷事务保持安全。
根据以下附图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清楚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现的用于处理资金转账事务的系统的示例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现的用于处理借贷事务的系统中的处理关系的数据流程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现的用于处理发薪日借贷事务的系统中的处理关系的数据流程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现的与借贷事务相关联的贷款资金的实时存入中所涉及的各种体之间的示例数据流的示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现的借贷事务结算中所涉及的各实体之间的示例数据流的示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现的处理资金转账事务的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现的处理借贷事务的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现,用于处理资金转账事务的各种系统和方法可有助于以安全方式进行被请求资金到请求者的即时转账。请求者可以是希望从资金提供者接收资金的个人或者实体。在一些实现中,资金转账事务科包括借贷事务,其中借款者(即,请求者)可从出借者(即,资金提供者)接收被请求的贷款资金(例如,发薪日贷款资金、汽车贷款资金、抵押贷款资金、学生贷款资金、和/或其它类型的贷款资金)。在一些实现中,资金转账事务可包括保险索赔事务、回赠事务、典当事务、与政府或其它私人机构(例如,FEMA-联邦应急管理局,红十字会等)相关联的援助事务和/或涉及向借款者/请求者的资金转账的任何事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MTS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MTS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97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协议签署的实现方法、服务器
- 下一篇:视频场景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