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级变速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9919.3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2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井上真美子;田中宽康;井上拓市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特可株式会社;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61/04 | 分类号: | F16H6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刘晓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级 变速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副变速机构的无级变速器的控制。
背景技术
JP5-79554A中公开了一种变速方式,即,在将变速机构(无级变速机构)和副变速机构串联设置的无级变速器中,变更副变速机构的变速级时,使变速机构的变速比向与副变速机构的变速比变化方向相反的方向变化(以下,称为“协调变速”。)。
如果进行该协调变速,则使副变速机构变速时的发动机及液力变矩器的速度变化减小,能够减小这些惯性转矩造成的变速振动。
在上述协调变速中,若配合副变速机构的惯性阶段而使变速机构变速,且使副变速机构的实际变速比与变速机构的变速比变化一致地连续变化,整体的变速比变化变小,能够进一步抑制上述变速振动。
在这样使副变速机构的实际变速比变化时,只要以使副变速机构的输入转速成为根据变速机构的变速比变化设定的目标转速的方式根据目标输入转速与实际输入转速的偏差来修正副变速机构的释放侧摩擦元件或联接侧摩擦元件的容量即可(转速反馈控制)。
但是,在该转速反馈控制中,在协调变速中的副变速机构的变速为接受加速踏板被踏下的所谓动力接通降档的情况下,副变速机构的输入转速怎么也不上升,产生变速迟延的情况。
这时因为,在动力接通降档中,需要使副变速机构的输入转速上升,但若在向副变速机构输入的输入转矩小的状况下,若实际输入转速上升而使目标输入转速与实际输入转速的偏差变小,则在上述转速反馈控制中,摩擦元件的容量的修正量也变小,不促进释放侧摩擦元件的释放,副变速机构的输入转速难以上升。越是在副变速机构的变速前后的输入转速的变化幅度大的高车速区域,该问题就越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降低协调变速中的副变速机构的降档为动力接通降档时的副变速机构的变速迟延。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级变速器及与之对应的控制方法,该无级变速器具备能够无级地变更变速比的变速机构、和与所述变速机构的输出侧连接且通过变更多个摩擦元件的联接状态来切换变速级的副变速机构,其中,该无级变速器具备:协调变速部,其在使所述副变速机构变速时,进行使所述变速机构的变速比向与所述副变速机构的变速比变化方向相反的方向变化的协调变速;动力接通降档判定部,其在进行所述协调变速的情况下,判定所述副变速机构的变速是否是加速踏板被踏下而产生的动力接通降档;反馈控制部,其在判定为所述副变速机构的变速是动力接通降档的情况下,根据由所述副变速机构的目标输入转速和实际输入转速的差决定的转速反馈修正量来控制所述副变速机构的被释放的摩擦元件的容量;旋转停滞判定部,其判定所述副变速机构的输入转速是否处于停滞状态;加法运算部,其在判定为所述输入转速停滞的情况下,将由所述副变速机构的目标输入转速变化率和实际输入转速变化率的差决定的转速变化率反馈修正量与所述转速反馈修正量相加。
根据上述方面,若在协调变速中的副变速机构的降档为动力接通降档的情况下副变速机构的输入转速停滞,则将转速反馈修正量与转速变化率反馈修正量相加而进行反馈控制,故而能够促进副变速机构的变速,减少副变速机构的变速迟延。
附图说明
图1是搭载有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无级变速器的车辆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表示变速器控制器的内部构成的图;
图3是变速映像图;
图4是表示通过变速器控制器执行的变速控制程序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5是用于说明转速反馈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转速变化率反馈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某变速机构的“变速比”是该变速机构的输入转速除以该变速机构的输出转速而得到的值。另外,“最低速变速比”是该变速机构的最大变速比,“最高速变速比”是该变速机构的最小变速比。
图1是搭载有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无级变速器的车辆的概略构成图。该车辆具备作为动力源的发动机1。发动机1的输出旋转经由液力变矩器2、第一齿轮组3、变速器4、第二齿轮组5、差动装置6而向驱动轮7传递。在第二齿轮组5设有驻车时将变速器4的输出轴机械地锁定使其不能旋转的停车机构8。
液力变矩器2具备锁止离合器2a。当锁止离合器2a联接时,液力变矩器2中的打滑消除,提高了液力变矩器2的传递效率。
另外,在车辆上设有利用发动机1的动力的一部分驱动的油泵10、调节来自油泵10的液压并向变速器4的各部位供给的液压控制回路11、控制液压控制回路11的变速器控制器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特可株式会社;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加特可株式会社;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99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负载变化机构的阀以及操作阀的方法
- 下一篇:自动变速器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