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双(全氟烷基磺酰基)甲基的化合物和盐的制造方法、使用了其的固体电解质膜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0132.9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19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新;铃木克俊;小森谷治彦;田中彻;板桥沙央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央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C315/04 | 分类号: | C07C315/04;C07C317/04;C07C317/06;C07C317/10;C08G61/08;H01M8/1018;H01M8/102;H01M8/1011;H01M8/1069;H01B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烷基 磺酰基 甲基 化合物 制造 方法 使用 固体 电解 质膜 | ||
1.用通式(5)表示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使通式(2)所示的醛化合物或通式(3)所示的缩醛化合物与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发生脱水缩合后,使用通式(4)所示的含氢硅烷化合物进行还原,
式(1)中,Rf为碳数1~12的全氟烷基,
A-Y-CHO
(2)
式(2)中,A为1价有机基团,Y为单键、碳数1~4的直链状、碳数3~4的支链状或碳数3~4的环状的亚烷基,该亚烷基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氢原子任选被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取代,任选包含醚键或酯键,
式(3)中,R1、R2各自独立地为碳数1~12的直链状、碳数3~12的支链状或碳数6~12的环状的烷基,A为1价有机基团,Y为单键、碳数1~4的直链状、碳数3~4的支链状或碳数3~4的环状的亚烷基,该亚烷基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氢原子任选被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取代,任选包含醚键或酯键,
式(4)中,R3~R5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碳数1~8的直链状、碳数3~8的支链状或碳数6~8的环状的烷基、或者碳数6~8的芳基,该烷基或芳基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氢原子任选被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取代,任选包含醚键或酯键,
式(5)中,Rf为碳数1~12的全氟烷基,A为1价有机基团,Y为单键、碳数1~4的直链状、碳数3~4的支链状或碳数3~4的环状的亚烷基,该亚烷基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氢原子任选被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取代,任选包含醚键或酯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有机基团A为通式(6)、通式(7)、通式(8)、或者通式(9)所示的1价有机基团,
式(6)~(8)中,R6~R15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碳数1~12的直链状、碳数3~12的支链状或碳数3~12的环状的烷基、或者碳数6~12的芳基,该烷基或该芳基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氢原子任选被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取代,任选包含醚键或酯键;另外,R6~R8任选键合而形成环结构;式(8)中,X为CH2、C(CH3)2或氧原子;
式(9)中,R16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硝基、磺酸基、氰基、碳数1~12的直链状、碳数3~12的支链状或碳数3~12的环状的烷基、或者碳数6~12的芳基,该烷基或该芳基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氢原子任选被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取代,任选包含醚键、酯键或者磺酰基;l为0~2的整数、m为0~5的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央硝子株式会社,未经中央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013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药物偶联物及其偶联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通过机械划线分离强化的玻璃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