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耗电量削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0925.0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5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俊彰;中山德一;三井淳也;峯元理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P6/08 | 分类号: | H02P6/08;H02P27/06;H02P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秋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检测部 室内风扇电动机 直流电压生成部 驱动电压 驱动模式 驱动停止 耗电量 切换部 驱动 电流流过电压 致动器驱动 检测结果 削减装置 直流电压 致动器 检测 削减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削减耗电量的装置。致动器驱动装置(30)包括直流电压生成部(31)、电压检测部(34)、驱动电压生成部(37)、以及切换部(35)。直流电压生成部(31)向电压检测部(34)提供电流。电压检测部(34)能通过使电流流过该电压检测部(34)内部来检测由直流电压生成部(31)提供的直流电压(Vdc)的值。驱动电压生成部(37)基于电压检测部(34)的检测结果来生成用于驱动室内风扇电动机(M22)的驱动电压(SU)、(SV)、(SW)。切换部(35)对电流进行切换,从而在驱动模式时使电流流过电压检测部(34)内,在驱动停止模式时使电流不流过电压检测部(34)内。在驱动模式中,对作为致动器的室内风扇电动机(M22)进行驱动,而在驱动停止模式中,停止室内风扇电动机(M22)的驱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耗电量削减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对提供给负载的电压进行检测,并根据其检测结果来进行控制等。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2-120409号公报)所记载的电动机驱动装置中,利用电压检测电路检测提供给逆变器的电压,并基于其检测结果对从逆变器输出到电动机的驱动信号进行控制。在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5-229792号公报)所记载的电源装置中,对升压斩波电路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进行检测,基于其检测结果等对开关元件的导通、截止进行切换,从而使输出到负载的输出电压保持恒定。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上述那样的装置中,对提供给负载的电压进行检测的电压检测部始终处于通电状态,在无需检测电压的情况下也会消耗电力。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设想即使在未对电动机进行驱动的情况下,电流也会流过电压检测电路从而消耗电力。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设想即使在无需进行开关元件切换的情况下,电流也会流过用于对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进行检测的电压检测电路从而消耗电力。若采用这样的装置,则担心会增加不必要的耗电量。
为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削减耗电量的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观点的耗电量削减装置包括电源生成部、电压检测部、驱动信号生成部、电流供给部、以及切换部。电压检测部能通过使电流流过该电压检测部内部来检测由电源生成部提供的电压的值。驱动信号生成部基于电压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生成用于驱动致动器的驱动信号。直流供给部向电压检测部提供电流。切换部对电流进行切换,从而在对致动器进行驱动的驱动模式时,使电流流过电压检测部内,而在停止驱动致动器的驱动停止模式时,使电流不流过电压检测部内。
若采用该耗电量削减装置,则在停止驱动致动器的驱动停止模式时,利用切换部使电流不流过电压检测部的内部。因此,由于停止驱动致动器,因此能防止因即使无需对由电源生成部提供的电压的值进行检测也仍有电流流过电压检测部内、从而导致电压检测部中消耗电力的情况。
本发明第二观点的耗电量削减装置包括电源生成部、电压检测部、检测结果利用部、电流供给部、以及切换部。电压检测部能通过使电流流过该电压检测部内部来检测由电源生成部提供的电压的值。检测结果利用部利用电压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直流供给部向电压检测部提供上述电流。切换部对电流进行切换,从而在检测结果利用部中需要检测结果时使电流流过电压检测部内,而在检测结果利用部中不需要检测结果时使电流不流过电压检测部内。
若采用该耗电量削减装置,则在检测结果利用部中不需要电压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时,利用切换部使电流不流过电压检测部的内部。因此,由于检测结果利用部中不需要电压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因此能防止因即使无需对由电源生成部提供的电压的值进行检测也仍有电流流过电压检测部内、从而导致电压检测部中消耗电力的情况。
本发明第三观点的耗电量削减装置在第一观点的耗电量削减装置中,当切换部在停止驱动致动器后经过了规定时间时,将流向电压检测部内的电流切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0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