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酯层压膜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1078.X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49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郑斗焕;白尚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可隆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B32B27/36;C09D175/04;C08J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7 | 代理人: | 李静,黄丽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酯 层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双面异质涂层的聚酯层压膜,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具有优异的抗静电性和后加工性的聚酯层压膜。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聚酯,特别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在下文中,称作PET),由于其稳定的结构因此是化学稳定的,并且具有较高的物理和机械强度及优异的耐热性、耐久性、耐化学性和尺寸稳定性,使得聚酯已经广泛用于各种医药和工业领域以及包装材料中。近来,为了赋予PET薄膜各种功能,制备共聚酯薄膜的方法或在该薄膜表面上进行电晕处理和涂布化学物质的方法等被广泛使用。在这些方法中,向薄膜的表面涂布化学物质以赋予其新功能的方法已经被广泛使用。
如上所述,在表面上涂布有具有功能的底漆的聚酯薄膜的最具代表性的功能的例子包括:首先,印刷粘合功能,用于提高油墨和聚酯薄膜之间的印刷特性;第二,粘合功能,用于对所要应用的材料赋予粘合特性以制备具有各种特定功能的后加工产品,例如,高射投影仪(OHP)薄膜、用于激光仪或喷墨式打印机的专用图形薄膜,或重氮薄膜;第三,热封功能,用于层合各种包装;第四,抗静电功能,这是保护各种图形薄膜和电子材料所必须的。另外,促进聚酯薄膜和用于其上的化学制品之间分离的剥离功能和提高可操作性的光滑功能等也包括在其中。
作为在如上所述的薄膜中抑制产生静电的技术方法,有在制备薄膜时混入有机磷酸盐等的内部添加法;在表面上沉积金属化合物的金属沉积法;在表面上涂布导电无机粒子的方法;以及在表面上涂布阴离子或阳离子单体化合物或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等。在这些方法中,内部添加法的缺点在于薄膜本身的优异物理特性会变差,并且难以均匀地实现抗静电功能。另外,考虑到优异的抗静电功能,用导电聚合物(导电无机粒子)和金属氧化物处理表面的方法较优越,但是,原料的制备费用过高、同时固体含量过少,以致该方法被限制在只用于昂贵的电学材料的保护。同时,由于相对优异的抗静电效果和制备费用(诸如较低的原料制备费用)的优势,已经广泛使用涂布阴离子或阳离子抗静电剂的方法,但是存在如下问题:如老化特征和在该表面上的抗静电剂的移动所引起的到背面的转移、低分子量材料的热不稳定性或粘连等。因此,已经进行了克服这些问题的各种研究。
例如,作为与涂布导电聚合物的方法相关的技术,在韩国专利特许公开No.2008-0055266(2008年6月19日)中已经公开了一种用含有导电聚合物和聚酯类乳液(作为粘合剂)的底漆层涂布的抗静电薄膜,并且在韩国专利特许公开No.2010-0079587(2010年7月8日)中已经公开了一种包含具有有机硅类官能团的聚氨酯粘结剂树脂的用于耐污染和抗静电性的导电聚合物型组合物和薄膜。另外,作为与涂布阴离子或阳离子的低分子量抗静电剂相关的技术,在韩国专利特许公开No.2007-0080332(2007年8月10日)中已经公开了一种涂布有含阴离子抗静电剂和粘结剂树脂的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抗静电性能的热缩聚酯薄膜,并且,在两个表面上具有异质涂层的聚酯薄膜中,在韩国专利特许公开2009-0104592(2009年10月6日)中已经公开了一种聚酯薄膜,该聚酯薄膜由在基底层的一个表面上的粘合性优异的涂层和在其另一表面上的磺酸类阳离子抗静电层组成。
根据显示器工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对这些抗静电薄膜的需求已经快速增大。
然而,在现有技术的薄膜的情况下,在制备薄膜之后,薄膜是以薄膜沿着纸管卷绕成卷的形式的状态被运输的。在这种情况下,在抗静电层中的抗静电剂会转移至背面,这会引起如下问题:在进行诸如印刷过程等的后加工过程时印刷特性会变差。因此,需要能够防止抗静电剂转移到背面并且具有与其他基材优异的粘合力的粘合性优良的抗静电薄膜。
更具体地,随着以分页方式(off-sheet scheme)(即印刷是在大量纸张互相重叠的状态下在单张纸上依次进行印刷)进行工作的印刷工业和用于制备电子电路的底片(phototool)材料的市场的发展,对用于改善与诸如卤化银等材料的粘合力、并控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起电特性的粘合性优良的抗静电薄膜的需求也增大了,这也会增大对抗静电薄膜的需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专利特许公开No.2008-0055266(2008年6月19日)
韩国专利特许公开No.2010-0079587(2010年7月8日)
韩国专利特许公开No.2007-0080332(2007年8月10日)
韩国专利特许公开No.2009-0104592(2009年10月6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可隆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可隆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10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