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51699.8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5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门马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NO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J15/18 | 分类号: | F16J15/18;F16J1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涉及密封技术的密封装置。本发明的密封装置,例如在伴随旋转运动、摇动运动或者往复动作运动的油空压机器中使用,或者在旋转、摇动或者往复动作用途中需要密封装置的各种机器等中使用。
背景技术
先前以来,作为旋转、摇动或者往复动作用的密封装置,已知有图5中所示的密封装置,为了通过将由PTFE等构成的树脂制的密封环51按压于对象密封面52、53而产生密封面压,因此该密封装置并用由O形环等橡胶环构成的弹簧单元54(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在密封环51的圆周方向的刚性劣化的情况下,或者在弹簧单元54产生的按压力不足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通过作用于密封环51的外周部的压力(密封流体压)的大小,密封环51在内周方向上产生变形,在密封环51的外周侧产生空隙,该空隙成为泄漏路径,从而压力发生泄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788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19360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4036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以上各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装置,其具备树脂制的密封环以及弹簧单元,即使压力产生作用,密封环也难以在内周方向上产生变形,进而难以产生空隙,能够使密封性提高。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密封装置,通过安装于在相对运动的两部件中的一方的部件的外周面上设置的安装槽,同时,紧密接触于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外周侧的另一方的部件以及所述安装槽的一方的侧壁,从而将所述两部件之间进行密封,所述密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树脂制的密封环,在筒状部的轴向一方的端部朝向径向内方设置径向部,以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面紧密接触于所述另一方的部件,同时,以所述径向部的轴向一方的端面紧密接触于所述安装槽的一方的侧壁;金属等刚性材料制的支承环,具备接触于所述筒状部的内周面的部位以及接触于所述径向部的轴向另一方的端面的部位,并且组合于所述密封环;弹簧单元,对所述支承环以及密封环进行按压;所述支承环具备将所述密封环的筒状部从其内周侧支承的功能。
另外,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密封装置中,所述弹簧单元由橡胶环或者金属弹簧构成。
具备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密封装置,除了树脂制的密封环以及弹簧单元之外,作为其第三构成要素,还具有金属等刚性材料制的支承环。树脂制的密封环,在筒状部的轴向一方的端部朝向径向内方具备径向部,由此,成形为半切截面L字形或者大致L字形。金属等刚性材料制的支承环具备接触于密封环的筒状部的内周面的部位以及接触于径向部的轴向另一方的端面的部位,并且组合于密封环。因此,支承环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密封环的筒状部的内周侧,发挥将筒状部从其内周侧支承的功能,因此,即使压力产生作用,也能够抑制密封环在内周方向上产生变形。弹簧单元将支承环以及密封环朝向对象密封面进行按压,具体而言,适合使用橡胶环或者金属弹簧。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实现了以下的效果。
即,在本发明中,如以上说明,由于金属等刚性材料制的支承环发挥将树脂制的密封环的筒状部从其内周侧支承的功能,因此,即使压力产生作用,也能够抑制密封环在内周方向上产生变形。因此,难以在密封环的外周侧产生空隙,能够使密封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A)是比较例所涉及的密封装置的半切截面图,(B)是示出其不良情况发生状态的半切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密封装置的半切截面图。
图3(A)是比较例所涉及的密封装置的半切截面图,(B)是示出其不良情况发生状态的半切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密封装置的半切截面图。
图5是现有例所涉及的密封装置的半切截面图。
符号说明
1 一方的部件
1a、11a、12a、31a、31e、33a 外周面
2 另一方的部件
2a、11c、12b、13c、31c、31g 内周面
3 安装槽
3a、3c 侧壁
3b 底壁
11 密封环
11b、12c、13a、13b、31b、31f、33b 端面
12 筒状部
13 径向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OK株式会社;,未经NO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16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量计系统
- 下一篇:将摩擦衬片元件安置在摩擦衬片承载件上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