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2198.1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1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M·A·哈泽;T·L·史密斯;B·J·科克;王丁;A·R·马修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6 | 分类号: | G02B6/36;G02B6/38;G02B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将若干组光学波导诸如光纤带彼此连接、连接到印刷电路板、或连接到后面板的光连接器。本发明的连接器利用具有非接触式光学配合的扩束光学器件,导致宽松的机械精度要求。本发明的连接器可具有低光损耗,易于扩展到高通道数(每个连接器的光纤数),并且可兼容低插入力盲配合。
本申请与共同所有的专利申请:代理人档案号70228US002,标题为“OpticalConnector”(光连接器)以及代理人档案号71021US002,标题为“Unitary OpticalFerrule”(一体式光学套圈)相关,这两个申请与本申请提交于同一日期并且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连接若干组光学波导诸如光纤带的光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光纤连接器可用于在包括以下各项的多种应用中连接光纤:电信网络、局域网、数据中心联接、以及高性能计算机中的内部联接。这些连接器可被分组成单光纤和多光纤设计,并且还可以通过接触类型来分组。常见的接触方法包括:物理接触,其中配合光纤末端被抛光到一定光洁度并按压在一起;折射率匹配,其中用折射率与光纤芯的折射率相匹配的柔顺材料填充所配合光纤的末端之间的小间隙;和气隙连接器,其中光通过两个光纤末端之间的小气隙。对于这些接触方法中的每种方法来说,经配合光纤的末端处的少量灰尘可极大增加光损失。
另一种类型的光连接器称为扩束连接器。扩束连接器可以为准直或共轭聚焦设计,这两种设计都在输出光学元件的可能聚集灰尘的表面上形成大直径光束。此类型的连接器允许源连接器中的光束离开纤芯,并且在该光以实质上大于纤芯的直径离开连接器之前在连接器内发散短距离。在接收连接器中,光束随后在接收光纤的末端上被聚焦回其初始直径。这种类型的连接器对灰尘和其他形式的污染不太敏感。
随着今后几年数据传输的线路速率从当前的10Gb/秒/线路增加到25Gb/秒/线路,后面板光连接器将在不久的将来变成高性能计算机、数据中心和电信交换系统的重要部件。提供实现光学互连系统的扩束连接器,使其作为当前正在10Gb/秒互连中使用的铜连接件的更低成本和更高性能替代物将是有利的。
发明内容
本公开涉及用于将若干组光学波导诸如光纤带连接到配合光学波导的光连接器,所述配合光学波导可设置在印刷电路板或后面板上。具体地讲,本发明的连接器利用具有非接触式光学配合的扩束光学器件,导致宽松的机械精度要求,因此实现了低成本注入模制和提高的抗污垢能力。本发明的连接器可具有低光损耗,可易于扩展到高通道数(每个连接器的光纤数),可向用户提供安全性,并且可兼容低插入力盲配合。本发明的连接器可具有供用于后面板、前面板或跨中连接的适用性。
在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其包括:第一波导对准构件,其用于接收并对准至少一个第一光学波导;第一光重定向构件,其包括:输入侧,其用于沿输入方向接收来自在第一波导对准构件处设置并对准的第一光学波导的输入光;光重定向侧,其用于沿入射方向接收来自输入侧的光并将接收光沿不同的重定向方向重定向;和输出侧,其用于接收来自光重定向侧的光并将接收光作为输出光在输出方向朝向配合连接器的第一光重定向构件的输入侧发射。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连接器可被构造成使得当该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相配合时,第一光重定向构件的输出侧为面向配合连接器的第一光重定向构件的输入侧。该连接器还包括用于与配合连接器的配准特征相配合的第一配准特征和第二配准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21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切换的透明显示器
- 下一篇:形成有固化膜的膜、取向材料及相位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