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冷却孔的立铣刀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2990.7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8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深田耕司;畔上贵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C5/28 | 分类号: | B23C5/28;B23C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齐葵;周艳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铣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立铣刀主体的前端部形成有多个底刃,并且在立铣刀主体内形成有多个冷却孔而在前端部开口的带冷却孔的立铣刀。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具备多个底刃和多个冷却孔的带冷却孔的立铣刀,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为了针对在四刃球头立铣刀的四片底刃(前端切削刃)中的两片底刃的前端后刀面上开口有冷却孔(流体供给孔)的立铣刀,向所有的底刃均匀地供给冷却液(流体),而在前端部沿着三条或四条排屑槽(螺旋槽)形成底刃,且在底刃的前端后刀面分别开口有与这些排屑槽相同数量的冷却孔的立铣刀。
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也记载有带冷却孔的四刃不等底刃立铣刀,其具有:一对长底刃,被设置成沿着相对于轴心对称地形成的一对第1中心槽直至轴心附近;及一对短底刃,绕着轴心,在从该一对长底刃成90°的位置上,沿着相对于该轴心对称地以从外周部达到第1中心槽的方式形成的第2中心槽而设置,并且具有:流体供给孔(冷却孔),具有在一对长底刃的后刀面上开口的一对开口部,且被设置成纵向贯穿立铣刀;及一对连通槽,设置成使轴心侧的端部彼此相交的第1中心槽及第2中心槽的连通面积变大,并且连接第1中心槽及第2中心槽的交叉部分和冷却孔的开口部。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登录第30253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409665号公报
然而,尤其,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将长底刃和短底刃作为底刃形成于立铣刀主体前端部时,例如将立铣刀主体也向前端侧输送来进行切削加工的纵向进给加工或斜向进给加工时,因长底刃的切屑生成量增多而排屑性能受损,因此容易发生切屑堵塞。因此,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仅通过使与底刃相同数量的冷却孔在底刃的前端后刀面上开口,或者,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仅通过将连通槽设置成连接第1中心槽及第2中心槽的交叉部分和冷却孔的开口部,都难以确保长底刃的良好的排屑性能。
并且,如此,因长底刃的切屑生成量增加而对长底刃的负担也在加大,随之也有可能促进长底刃的后刀面磨损而导致寿命缩短。而且,尤其,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在形成有连通槽的立铣刀中,从冷却孔供给至长底刃的前端后刀面的冷却液量减少,因此还难以可靠地抑制长底刃的后刀面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这种背景下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冷却孔的立铣刀,在立铣刀主体前端的切削刃部形成有比其他底刃更向立铣刀主体的内周侧较长延伸的长底刃的立铣刀中,能够有效地抑制该长底刃的后刀面磨损,并且,顺畅地排出尤其在进行纵向进给加工或斜向进给加工时通过长底刃而生成的切屑。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实现这种目的,本发明中,绕轴线旋转的立铣刀主体的前端部为切削刃部,在该切削刃部的外周,沿圆周方向隔开间隔形成有随着朝向上述轴线方向后端侧而向立铣刀旋转方向后方侧扭曲的多个排屑槽,在这些排屑槽的朝向立铣刀旋转方向的壁面的外周侧边棱部分别形成有外周刃,并且,在上述排屑槽的前端部形成有中心槽,在这些中心槽的朝向立铣刀旋转方向的壁面与上述立铣刀主体的前端后刀面的交叉棱线部,分别形成有从上述外周刃的前端向上述立铣刀主体的内周侧延伸的底刃,上述底刃中的至少一片底刃为比在立铣刀旋转方向侧和立铣刀旋转方向后方侧相邻的其他两片底刃更向上述立铣刀主体的内周侧较长延伸的长底刃,并且,在上述立铣刀主体内,通过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上述排屑槽彼此之间而分别形成有冷却孔,这些冷却孔中,在与形成有上述长底刃的中心槽相连的排屑槽和与该排屑槽在立铣刀旋转方向后方侧相邻的排屑槽之间通过的冷却孔,在与上述长底刃在立铣刀旋转方向后方侧相连的前端后刀面上开口,并且,在与形成有上述长底刃的中心槽相连的排屑槽和与该排屑槽在立铣刀旋转方向侧相邻的排屑槽之间通过的冷却孔在形成有上述长底刃的中心槽上开口。
在如此构成的带冷却孔的立铣刀中,在与长底刃在立铣刀旋转方向后方侧相连的前端后刀面上开口有在与形成有长底刃的中心槽相连的排屑槽和与该排屑槽在立铣刀旋转方向后方侧相邻的排屑槽之间通过的冷却孔,因此通过可靠地向长底刃的前端后刀面供给冷却液来进行冷却、润滑,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后刀面磨损。
另一方面,在与形成有该长底刃的中心槽相连的排屑槽和与该排屑槽在立铣刀旋转方向侧相邻的排屑槽之间通过的冷却孔在形成有长底刃的中心槽本身开口,因此能够通过从在该中心槽上开口的冷却孔供给的冷却液可靠且顺畅地排出尤其在进行纵向进给加工或斜向进给加工时通过长底刃而生成的大量切屑。当然,在沿与轴线垂直的方向送出立铣刀主体的通常的槽加工或台阶面加工中,也能够得到良好的排屑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29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