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收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4540.1 | 申请日: | 2013-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74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带屋秀典;水沼隆贤;沟口真也;汤浅敦之;人见伸也;早藤久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4B1/525 | 分类号: | H04B1/52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宋俊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消除信号与接收信号进行合成以降低噪声信号的收发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技术,已知如下收发装置:即,天线和发送电路、接收电路之间由环形器来连接,且将消除信号与接收信号进行合成以消除来自天线的反射信号和环形器的泄漏信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8-791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专利文献1的结构仅适用于例如雷达装置那样的,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为相同频率的装置。在此情况下,一般在天线周围要确保自由空间,且天线的阻抗几乎为定值。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收发装置中,并未考虑反射信号的变化。
另一方面,例如移动电话、便携终端等一般使用者的手部等会靠近天线的周围,而天线的阻抗根据使用状态会发生变化。此时,由于随着天线的阻抗变化,反射信号的振幅、相位也会发生变化,因此,环形器的特性也会发生变化。因而,若不考虑天线的阻抗变化,会出现无法充分降低反射信号、泄漏信号这样的噪声信号的问题。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天线的阻抗变化考虑在内地降低噪声信号的收发装置。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收发装置具备:
发送电路;
接收电路;
天线;
天线共用器,该天线共用器连接在该天线和所述发送电路及所述接收电路之间;
反射信号检测单元;该反射信号检测单元设置于该天线共用器和所述天线之间,且对在所述天线上的、从所述发送电路输出的发送信号的反射信号进行检测;
分波单元,该分波单元设置于所述天线共用器和所述发送电路之间,且从所述发送信号中提取信号;
消除信号输出电路,该消除信号输出电路具有第一消除信号输出部和第二消除信号输出部,该第一消除信号输出部根据由该分波单元所提取出的信号,输出第一消除信号,该第一消除信号用于消除所述天线中的发送信号的反射信号,该第二消除信号输出部根据由该分波单元所提取出的信号,输出第二消除信号,该第二消除信号用于取消所述天线共用器中的发送信号的泄漏信号;
合波单元,该合波单元设置于所述天线共用器和所述接收电路之间,且分别将所述第一消除信号及所述第二消除信号与输入至所述接收电路的接收信号进行合成;以及
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对所述第一消除信号输出部和所述第二消除信号输出部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控制,
该控制电路根据由所述反射信号检测单元所检测出的反射信号的振幅及相位,对所述第一消除信号和所述第二消除信号的振幅及相位进行调整,或者对述第一消除信号和所述第二消除信号中至少一个的振幅及相位进行调整。
根据本发明,在控制电路根据反射信号的振幅及相位来对第一消除信号的振幅及相位进行调整的情况下,能够基于反射信号的相位、振幅的变化,来调整第一消除信号。其结果是,即使反射信号的振幅、相位随着天线的阻抗变化而变化,也能够对第一消除信号的相位、振幅进行调整以使其与反射信号相位相反且振幅相同,从而除去反射信号。
另外,随着天线的阻抗变化,天线共用器的阻抗也会发生变化,存在天线共用器中发送信号的泄漏信号的相位、振幅也会发生变化的倾向。此时,随着天线的阻抗变化,反射信号的振幅、相位发生变化,且由于泄漏信号的振幅、相位发生变化,因此,在反射信号的变化和泄漏信号的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在控制电路根据反射信号的振幅及相位来对第二消除信号的振幅及相位进行调整的情况下,能够基于泄漏信号的相位、振幅的变化,来调整第二消除信号。其结果是,即使泄漏信号的振幅、相位发生变化,也能够调整第二消除信号的相位、振幅以使其与泄漏信号的相位相反且振幅相同,从而能够除去泄漏信号。
(2)在本发明中,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反射信号的振幅及相位,对所述第一消除信号的振幅及相位进行调整,
所述第二消除信号输出部输出被设定为预先已确定的振幅及相位的所述第二消除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45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