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切片制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6085.9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5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26 |
发明(设计)人: | 宫谷龙也;村上正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樱花检验仪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1/06 | 分类号: | G01N1/06;G01N1/0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宋晓宝;向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片 制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薄切片制作装置。
本申请基于2012年11月8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2-246336号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该申请的内容。
背景技术
作为检查、观察从人体或实验动物等取出的生物样本的方法之一,已知具有如下方法:从利用包埋剂包埋有生物样本的包埋块制作出薄切片,并对该薄切片进行染色处理来观察生物样本。
以往,制作薄切片的操作是由熟练的操作者使用锋利的薄的切断刀通过手工操作来进行的。但是,近年来,开始提供能够自动地进行制作薄切片的操作的自动薄切装置。根据该自动薄切装置,在不给操作者增加负担的情况下能够持续地制作薄切片。
在上述的自动薄切装置中,使切断刀以及包埋块在规定的进给方向相对移动,并通过以几μm(例如,3μm~5μm)的厚度对包埋块进行切削,从而能够得到薄切片。
在此,由于通过切削得到的薄切片是以极薄的厚度进行薄切得到的薄片,所以容易变成带有褶皱的状态或卷曲的状态。因此,使通过切削得到的薄切片漂浮在水面上,从而能够消除褶皱或卷曲(伸展工序)。
然后,漂浮在水面上的薄切片由载玻片等的基板捞取并载置在基板上。由此,能够制作薄切片标本。
在上述的切削薄切片的工序中,为了减少随着薄切而带给生物样本的负载,所以一般公知的方法是使切断刀相对于包埋块具有倾角来切削。此外,倾角是指,在由切断刀形成的切断面上,与切断刀以及包埋块的进给方向垂直的轴线和切断刀的刀尖延伸方向以锐角交叉的角度。
另外,在上述的伸展工序中,在将薄切片用基板捞出并载置在基板上时,薄切片相对于基板的朝向在水面上出现偏差。因此,存在由基板捞起的薄切片的一部分从该基板露出而不能够载置在基板上的情况。
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结构,该结构具有:中转体,具有可装卸地固定薄切片的固定面;移动旋转单元,具有旋转台和把持中转体的把持部,该旋转台使中转体围绕与固定面垂直的旋转轴进行旋转。
在该结构中,以由把持部把持中转体的状态,在将水面上漂浮的薄切片捞起至中转体的固定面上后,将中转体设置在旋转台上。并且,在使中转体围绕旋转轴进行旋转后,将薄切片交给基板。由此,由于能够设定薄切片相对于基板的相对的朝向,所以能够将薄切片按预定的朝向载置在基板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61794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移动旋转单元具有上述的把持部和旋转台等多个驱动机构(驱动轴)。因此,移动旋转单元的结构和控制变得复杂。因此,存在装置成本高且容易发生故障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制作薄切片标本的薄切片制作装置,该薄切片制作装置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化以及低成本化,并且可靠性高。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薄切片制作装置采用下面的结构。
(1)一种薄切片制作装置,该薄切片制作装置从包埋有生物样本的包埋块切削出薄切片,并将所述薄切片载置在基板上来制作薄切片标本,
具有:
切断刀,在所述包埋块的第一边延伸的X轴方向上与所述包埋块相对移动,并且,以规定的倾角对所述包埋块进行薄切来切出所述薄切片,
储存槽,用于储存液体,并且使所切出的所述薄切片漂浮在所述液体上来使所述薄切片伸展,
运送机构,该运送机构的第一部分以与所述切断刀的刀尖接近的状态配置,且该运送机构的第二部分浸渍在所述液体内,并且,在对所述包埋块的表面的俯视下,该运送机构以使所述薄切片的所述第一边与所述X轴方向平行的状态,将所述薄切片向与所述X轴方向交叉的方向运送,
基板载置机构,在所述俯视下使所述基板的第一边与所述X轴方向平行,使漂浮在所述储存槽内的所述薄切片载置在所述基板上,
旋转体,设置在所述运送机构与所述基板载置机构之间,并且,该旋转体通过在该旋转体的外表面上载置有所述薄切片的状态下进行旋转,使所述薄切片向所述基板载置机构运送;
所述旋转体构成为,在一部分浸渍在所述储存槽的所述液体内的状态下,能够围绕在所述俯视下与所述X轴方向垂直的Y轴进行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樱花检验仪器株式会社,未经日本樱花检验仪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60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